返回第227章 再乱相州(1 / 2)唐上烟雨首页

“老狐狸的戏法倒是变幻莫测。”方霖冷笑道。

“安庆绪多半玩不过他,这个大燕皇帝要改姓了。”浑瑊抱负双手说道。

“你说史思明欲图篡位?”方霖惊讶道。

“谁知道呢?况且依二姐所言,那安庆绪也不是一条好狗,早已有弑父之心。”浑瑊哈哈一笑,对眼前局势倒是颇为自信,“这是好事,让几条恶犬内斗,朝廷才能坐收渔翁之利。”

“的确如此。”

朝廷自知受到了史思明的折辱,更加明白了叛贼反复,只是谋私,不可能真心归附,于是厉兵秣马,休养生息,至德三年,李亨励精图治,改元乾元,意欲今年为万物之始,天下将要太平,大地将要新生,向大唐百姓表明了他要平叛收复失地的决心。

乾元元年冬天,李亨昭告天下,发布诏书,讨伐叛贼,圣旨下发到全国各地,纠集天下大军,围剿邺城,欲图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平复叛乱。

以朔方军郭子仪,河东军李光弼为首,共九路节度使响应朝廷,笼统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相州前线。

这六十万大军,并非自称,而是确有其数,汉人的土地上,已经几百年没有见过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了,大唐百姓上下一心,欢送的队伍从江南排到河北,运粮的民夫阻塞了各地官道,战船逆大运河而上,为前线运送物资,全国的百姓都在为唐军祈祷,六十万将士煌煌天威,一定能将祸乱平定。

然而此次大军集结,却与以往截然不同,六十万大军虽众,九路节度使共聚河北,为国征战,唐军却没有一位主帅,既无亲王任命天下兵马大元帅,也无节度使任副帅,六十万大军,实则一盘散沙。

群臣尽皆上表劝谏,连李泌都磕破了脑袋,可李亨执意为之,以郭子仪,李光弼功劳相当为由,难分主次,遂不立帅,仅以宦官鱼朝恩为监军,仅是名义上的统领。

李泌无可奈何,只能祈祷六十万大军浩瀚似海,即使是分流的海水,也能将邺城冲垮。

各镇节度使的确勇猛,朔方军一马当先,渡过黄河,率先攻克了嘉县,卫州,大战愁思岗,斩敌万余,燕军溃不成军,只能向邺城退缩。安庆绪只觉天要塌陷,邺城首当其冲,给唐军做了靶子,顾不上其他,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并册封他为大圣燕王,许诺将皇位让给他。

史思明率十三万大军南下,河南节度使崔光远率兵北上阻拦,在魏州展开大战,史思明善于用计,一手计策离间了崔光远与他部下大将李处崟,李处崟被杀,崔光远大败,史思明得了胜利,却是占据了魏州城,按兵不动,遥遥远观邺城。

世人皆知,对付史思明的最好人选,便是李光弼,李光弼亦自请出战,以河东军阻隔魏州,大军围攻邺城即可,不过鱼朝恩不许,认为河东军乃是主力,大伙应当齐心协力,拿下邺城,不可分散。李光弼只得无奈作罢。

乾元二年正月,九路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围困邺城,郭子仪在邺城外筑高墙蓄水,待到水满,推倒土堤,水淹邺城。邺城顿时成了一座水城,城里百姓欲图投降,可是却被大水阻隔,无法出城,有人划船出城,向各路节度使投降,各路节度使竟心怀鬼胎,意见不一,或战或受降,一时竟搁置下来,未有决断。

大水淹城,唐军却也攻不进去,便这样僵持了半个月。

史思明趁机出城,率领五万大军在邺城以北五十里出扎营,也不替邺城解围,而是时常出兵骚扰唐军,唐军围攻邺城时,他便率军前来,制造火光与响动,扰乱唐军军心,李光弼率军出击时,他便拔军撤退,毫不恋战。退了又来,来了又退,令唐军不堪其扰,好不厌烦。煌煌六十万大军在他眼里竟成了乌合之众。

一日夜里,陆远追击史思明的部将回来,扔掉头盔,浑身疲惫,瘫坐在地上,喘着粗气,面色十分恼怒。

“窝囊,真真是窝囊,六十万大军首鼠两端,被他当孩童耍。”

“既知窝囊,便随我来。”

身后响起李光弼的声音,等他回过头来时,节帅已经转身回去了,陆远有些疑惑,不知节帅又有什么妙计,赶忙跟了上去。

相州地界,虽不甚狂风,却也有细雪,腊月天气,是极其严寒的,陆远跟随李光弼,踏入军帐内,铜炉的火焰让他浑身一哆嗦,感到十分暖和,军帐内除了他与李光弼,却是只有郭子仪一人,郭子仪看着兵书,见他前来,一摆胡须,笑呵呵地:

“来,陆远小友,快快请坐。”

这二人何时这般要好了,陆远腹中疑惑,却也依他所言,靠着火炉坐下,李光弼亦在郭子仪身侧坐下,见到两尊大唐守护神似乎要与他彻夜长谈,让他心头既是忐忑,又是兴奋。

“不知二位节帅,找末将前来,是要商量何事?”陆远问道。

“陆远小友,我们初次相逢,还是在九原郡罢?还是因为方霖那个莽撞的丫头。”郭子仪从身后拿出来一个大酒坛子,上面抹的漆黑,掀掉盖子,浓烈的酒味挤满整座军帐。

军中不是不让喝酒么?怎么这二人带头犯法,不过见到李光弼又从身后拿出来几个脑袋大的陶碗,接过郭子仪为他倒的酒,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他竟是展颜一笑,十分随和,陆远便知今日夜里有大事发生。

“是啊,那时候我还是个毛头小子,三脚猫的功夫毫无用处,若非令公出手,霖儿和当今圣上便要遭遇劫难了。”

“而今你已是独当一面了,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托付你去做。”李光弼沉默片刻,突兀开口说道。

陆远知晓这位大人的性子较为寡淡的,在朝中也不似郭子仪那般左右逢源,然而待他亦是极其看重。

“节帅,陆远追随你年余,对节帅的提拔之恩感激不尽,但凡有什么需要末将去做的,末将绝无二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光弼看着碗中酒水,没有说话,郭子仪却是打个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