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6章 扭转乾坤(2 / 2)战国侠义首页

“好汉不吃眼前亏嘛,求和不过是暂闭其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昔越王勾践能忍会稽之耻,不惜为奴做婢,休养生息二十年终于灭吴。

这种精神值得咱们学习。”

……

不料,正在王位上东翻西玩儿的秦王嬴政突然大喝道:

“不行!向他们求和不就等于投降认输了吗?

我就不信打不败这个信陵君!”

当然,现在还不能由秦王嬴政来决定军国大事。

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气魄,也不能不让秦国的有志之士感到激奋。

正在秦国上下一筹莫展,进退两难时,吕不韦的一位年轻门客李斯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这封信具有决定历史进程的意义:

“……合六国之力,其势固非秦所能敌

但这合力是由信陵君凝集而成,关键在于信陵君的这种作用能经久不衰吗?

自古内有权臣,大将不能建功于外,何况是君臣之间的水火不能相容?

安釐王与信陵君虽是骨肉亲兄弟,却素忌其才。

惟恐他篡位代己,所以把他当做臀中刺,一日不除便坐卧不安。

多少年来,一直对他压抑、限制,不授给任何权力使其有所作为。

窃符夺军后,干脆放逐于国外,情断义绝,只为此次大梁危急,才重归于好。

从安釐王的内心来说,实是迫不得已。

信陵君两败强秦,陈兵函谷,声势浩大,空前绝后。

但是,他的威名越大,受忌也就越深。

不仅安釐王的地位被威胁,各国君主也难免由畏生疑。

安釐王不能容他,各国也不会愿意让他永远握有目前的权力,可以高踞于自己之上。

一个人没有国家做依托,能力再强,功业再高,也只能显赫一时。

如酷日中午炙手可热,然而转瞬便成夕阳。

虽雄视天下,不过昙花一现。

列国的合纵,从根本上是由我们秦国的威胁促成的。

如果秦不出关,则列国自安,合纵之心就会淡漠。

夫天下人居安思危者少,见利忘义者多。

各国的力量,强弱不一,如无外患,便欲图人。

虽一奶同胞尚且为利而操戈相对,何况倚强凌弱已成为习惯的各国君主?

一旦信陵势衰,他们的合纵之盟,能不解体吗?

以秦现在的力量,攻击固不足,然而自保尚有余。

只要我们严密的把守各个关口,凭借河山之险,坚持下去

同时再做分化瓦解工作以促其变,就能等到他们鸟兽散的那一天。

又何必向他们递衰求和?”

李斯的精辟分析,准确地击中了“合纵”之盟的要害,揭示出信陵君“强大”遮盖下的“薄弱”。

无异于拂散笼罩在秦国朝廷上的乌云,使他们看到了前途的光明和希望

也在秦王政的心中,深深刻上了李斯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