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照辰在书房里和舅父赵平卓说话。
确切地说,是赵平卓在说话,他在听着。
“礼部的官员问了我不下十遍了,你的庚帖什么时候呈上去?钦天监的人等着算吉日呢。还有,皇后娘娘要求的聘礼几时能备齐送到宫里?你好歹回个话,人家不敢来催你,天天过来求我,我也实在绷不住这老脸了。”
林照辰取过纸笔,刷刷地写了几行,目无表情地递给赵平卓:“庚帖。”
赵平卓接过来看了一下:“咦,这生辰八字不对,我恍惚记得你是八月生的,你写的十一月这个,不是你家二郎的生辰吗?”
林家的二郎,是林照辰的弟弟林照时。
林照辰搁下了笔墨,淡然道:“舅父你莫要多问,拿这个去交差就是了。”
他顿了一下:“说到聘礼,我会着人准备三万两黄金送过去,至于皇后娘娘要求的白鹿黑雁、珊瑚玉树等物,一概没有,我军务繁忙,北边的胡人又在蠢蠢欲动,我过两日就要启程回燕州,顾不上这许多。”
赵平卓苦笑:“照辰,你老实说,是不是对这门亲事不满?”
林照辰冷着脸,并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
外头隐约传来一个娇柔而怯弱的声音:“我来求见国公爷,可否请诸位大哥代为通禀?”
侍卫的声音回答:“国公爷在里面和赵大人说话,姑娘还请稍候。”
林照辰马上站了起来,看了赵平卓一眼。
赵平卓明白这是送客的意思,只好出去了。
林照辰送舅父到了门口。
赵平卓看见一个娇嫩嫩的姑娘站在那里,她的容貌生得极美,杏子般的眼睛里水汪汪的,如同蕴含着江南的烟雨颜色。
姜不敏的女儿,是安阳城中出了名的美人,时人赞她“姜氏有丽姝,颜色如舜华”,这偌大京都,不知有多少王孙公子为她折腰。
昔日先帝在时,曾于宫宴中对姜不敏笑言:“闻卿女有国色,甚佳,堪为朕孙媳。”
周王和卫王闻得先帝此言,同时遣人登门,为嫡子求娶姜氏女,而姜不敏选择了周王,将女儿许给了周王世子魏子楚。
谁能料想造化弄人,若是姜不敏当日选了卫王,那姜宛姝如今就该贵为太子妃,而不是如眼下这般,成为一个寄人篱下的罪臣之女。
赵平卓在心中感慨了一下,摇了摇头,走开了。
姜宛姝看见了林照辰,低下头唤了一声:“国公爷。”
半晌却不见林照辰应声。
她抬眼,却见林照辰冷冷地望着她,她是个聪明的姑娘,马上改口:“表叔。”
林照辰这才开口,声音淡淡的:“什么事,找人过来和我说一声就好,你不在屋里好好休息,跑出来做什么?”
“我就是想过来和表叔说一声,我的病已经完全好了,一点儿事都没有。”姜宛姝小心翼翼地道,“你说等我好了,就带我去拜祭爹娘,现在可以了吗?”
她的声音十分乖巧,带着一点讨好的意味,林照辰几乎想要伸手去摸摸她的头,但又怕吓到她,只好忍住了。
“外头风大,先回去再说话。”
“是。”
回到房中,林照辰叫了大夫过来。
其实这个老大夫依着林照辰的吩咐,每天都要告诉他姜宛姝的情况,用药如何、胃口如何、身体恢复得又如何。这会儿,不过是再把早上的话重新说一遍。
“这几天都没发烧了,但是脉息不稳,可见底子还没有补好,稍微走动走动是可以……”
姜宛姝眼巴巴地望着那老头子,眼睛里的水几乎要滴落下来。
看得老头子于心不忍,硬生生地把后面那句“不可吹风受寒”给吞回去了,而是咳了一声,道:“多穿些,保暖最要紧。”
姜宛姝的眼睛又转向林照辰,叫了一声:“表叔。”
她其实不知道,自己这样叫起来,声音柔软得如同春水一般,简直让林照辰的心都颤了一下。
就像从前,她总爱趴在窗口叫他:“表叔,我的风筝挂在树上了,你快点帮我取下来。”
他从来不能拒绝。
“你今天好好休息,明日我带你去。”
——————————
第二日,天居然下起了小雪。
细碎的白色落在青阶前、檐角边,湿了砖瓦,冷了帘影,原来不觉已经入冬了。
林照辰带着姜宛姝去了安阳城外的云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