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1 / 2)大周之雄风首页

原来柴宗训启蒙之后就会定期给在外征战的柴荣写信,汇报学习的心得体会。前几天柴宗训给柴荣写信就说到给老师检查身体发现小毛病隐患并治疗康复的事情,引申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典故来比喻,既说国之大事,也说人的身体,说道老师看好病之后精神愉快,就想到皇宫守卫是保卫皇宫的关键,请示父皇可否也请尚药局的御医也一同检查,反正好处多于付出的药费,关键是这样做,守卫们会更加感恩戴德,效忠于皇上,另外,朝廷的中枢大臣是国之栋梁,也应该得到保护,况且这样更显皇上的恩德。。。。。。

一般而言柴荣都会给柴宗训回信的,因为在书信往来之间,柴荣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孝顺,通过回信,柴荣可以体会到舐犊情深,可以教柴宗训一些做人的道理,这次,柴荣确实明白儿子所说的好处,当然是欣然同意了。柴宗训得到柴荣同意这一要求的回复之后,就给贵妃娘娘看皇上的回复,贵妃娘娘心领神会就安排操作。

柴荣还下旨给宰相范质,安排御医给中枢大臣们进行身体检查,排查隐患,开方治疗,务必不要让中枢大臣带病工作安排太医署在民间征集名医、培训医生。。。。。。并宣布这是王子殿下的建议,希望大家配合。一时之间,中枢大臣和御医们都感到无限光荣,干劲冲天,中枢大臣纷纷上奏折谢恩,柴宗训的贤能形象更是高大。

与此同时,柴荣南征南唐也势如破竹,攻濠州、大败唐军于涡阳。泗州守将范再遇献城投降,柴荣亲率水陆大军东下,俘获敌舰船三百余艘,加之周军数百艘舰船,水陆齐发,所向披靡,接连攻克连濠州、涟水、亳州。

显德五年公元958年一月,柴荣亲攻楚州,遇到楚军防御使张彦卿的誓死奋击,周兵死伤甚重。“攻破城后,斩守将张彦卿等,六军大掠,二月,攻破扬州,继续扩大战果。三月,到达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敌军。南唐主李璟被迫放弃帝号,改称”国主“,改后周为正朔,被迫献上四州之地,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每年再上贡品十万,以求息兵。柴荣平定长江以北,得到十四个州,六十个县。

南征胜利,柴荣意气风发,距离“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的目标又进了一步,根据平边策的思路下面该对付大辽了,趁大辽现在昏君当道,内讧不已,最好可以出其不意地收复幽云十六州,将敌人赶到长城之外,解决大辽铁骑随时扫荡中原的祸患。

不过经历连番大战,将士疲累,需要休整,损耗的兵员要重新补充,消耗的物资需要重新积累,才能开展下一场战役,所以先回到汴梁城,消化一下这次南征的收获,奖励将士,提拔有功的将领,并准备下一步的兵力调整和部署。

当柴荣再次看到柴宗训的时候,已经是回来后的一周了,柴宗训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演示了骑马兵器和射箭的学习情况,由于身体长了,训练有一段时间,初步掌握了一些技巧,演示起来也显得有板有眼,柴荣很高兴,就赏赐了一把南唐进贡的宝剑给柴宗训,让他继续用功学习。

柴宗训还说到给中枢大臣看病的情况,这个柴荣是知道的,柴宗训就说这个方法确实是不错的,也许给军中将领检查一下也是有必要的,另外,增加医生在军队的服务,可以减少战争中的损失,恢复军队的作战能力。柴荣听了,点了一下头。

柴宗训说:“父皇,我在这里学习了不少时间了,有点进步,不过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跟父皇讨个赏。”

“哦,你想要什么啊?”

“我想跟父皇去看看我们的大周雄师的威武雄姿,见识一下大周的栋梁之才,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跟父皇上朝听政,我保证正襟危坐、只看只听不说,可以吗?”

“这个,我想一下,须知国之大事,不同儿戏,必要的规矩还是要有的,不能随心所欲。”来看书吧lkbk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