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蛰伏(1 / 2)大周之雄风首页

两个月过去了,柴荣通过太监了解到没有人暗中指导柴宗训学习,他就是很自觉的读书、练武,又从王著、周处和张彦斌了解到柴宗训的学习情况,他们都说王子殿下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一学就会、有毅力、会算数、甚至连汴梁城的一些趣闻也知道,是可造之材。柴荣很高兴,觉得后继有人,想到很快又要出征了,就决定去考究一下柴宗训的学问。

第二天,柴荣来到学堂,看看柴宗训的学习情况,拿出他学习的书籍,随意提问,柴宗训对答如流,有的还可以就汴梁城最近发生的事情进行类比,好像了如指掌,那份从容、谈定确实有别于同龄的小孩,确实令人惊喜。

柴荣还看了柴宗训骑小马小跑、舞刀、射箭,虽然都是小号的器械,但也有模有样,假以时日必定是有成效的,高兴之余,柴荣说:“各位老师教导有方,宗训也用心学习,虽然有进步,但是学问和武艺都是要长时间的学习、虚心请教、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效的。”

“儿臣明白,父皇,儿臣有一个请求,希望有多几个人与我一同学习,这样我可以有人陪我学习、陪我玩,整天一个人好闷啊,还有,如果可以经常听到宫外的趣事就更好了,这样可以开阔眼界,俗话说登高望远,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既闻窗外事又听读书声,这样对于读书更有帮助。”

柴荣听着,心想:嘶,这个孩子说的还真是有点道理,小小年纪懂得还真不少,能文能武的样子,就是年纪小一点,否则还真能独当一面,现在想要玩伴,自己又事务繁忙,无法经常看着他,好吧,先找几个自己倚重的大臣家中的小辈来给他作伴,陪他学习。于是就爽快地答应柴宗训的要求。

随后就安排了几个比柴宗训大一点的少年来一同学习。

学堂里,王著的教学照常进行,柴宗训一如既往的活跃,新来的8个少年也是读过书的,相互之间也可以玩到一块儿,虽然他们比较大一点,但是学识却比不上柴宗训,老师的提问通常都是柴宗训可以回答得比较好,时间一长,这帮少年都知道这个王子虽然年纪小,但是见识比他们广,从心里有点佩服他。

每天上课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休息,有宫女送来点心和茶水给他们享用,他们还可以在小院里玩游戏,这对于这帮小学生而言真是快乐。柴宗训点子多,说出多种游戏,花样多多的,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王著坐在太师椅上看着他们玩,看得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柴宗训俨然成为这帮学生的领头的,这帮学生也愿意跟他玩到一起。

王著除了教他们儒家经典,还跟他们讲述前朝的历史故事,开拓他们的视野,讲讲先贤的典故,教导他们要向先贤学习,有时候又会朗诵一些诗词、讲解这些诗词的意思并让他们背诵,半天的时间安排得松紧适度,也是很充实的,不过这对于王著而言也很累的。

每天下午就是教习武艺的课程,多了几个学生,周处和张彦斌照样从基础做起,根据各人的情况调整学习进度,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往武将发展,但是在这个时势,学习一技傍身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现在还是武夫的天下,士大夫还未能与天子共治天下。学习武艺,必不可少的就是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灵活度训练,普通的武艺招式练习,对战搏击练习,甚至军阵知识也有涉猎。这样科目多了,学习起来也不会觉得枯燥。

一帮小孩,看着柴宗训似模似样地认真练习,好像一丝不苟的样子,都不敢胡闹,有样学样地跟着练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些小孩也有争强好胜之心,有了比较之后,一股力争上游的氛围就出现了,老师和侍卫们陪着训练也觉得有趣,幸亏王子殿下认真学艺,否则这么一帮贵家公子可真的难伺候啊。

课余休息时间就是吃茶点和玩游戏,众人乐在其中。

显德四年957年,柴荣再征江淮,任命王朴为东京留守,授以“便宜从事”。在此期间,都城秩序井然。

这天放学之后,柴宗训照例去给母后贵妃娘娘请安,说说今天上学的事情,说了一会儿,柴宗训就说:“母后,儿臣看老师给我们上课很累的,想请母后恩准派张御医给各位老师看看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或者隐患,调养身体,以免劳累过度。”微微吧x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