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2 / 2)反派全是为师养大的崽首页

“囤着?真要囤着这货能放到明年夏天吗?那竹编的东西也是能长虫的,而且竹子的成色也会改变,放久了也会不好看。”王庚忙说道。

杨稹一眯眸,老太监思维很灵光,以往倒是他没太了解王庚。

杨稹思索了一会儿陡然想到了一事,忙道:“让他们把竹条染黑了再编成帽,我见京中一带有人戴过,样式我画给你,你拿去给那些匠人们看,京中流行的款式更好看,也更大气,你让匠人们做出个十成十,自然是好卖的。”

他是送秦王世子出城的时候在城门口见李淑武戴过,那种黑色的大帽,书中提过后来这种黑色的竹编大帽很流行,价格甚至卖到了二两银子一顶,成为京中一带男子追求的美物。

既然他一没钱买地二没钱安置店面,不妨走这些成本低利润大的来。

云琬表哥大婚没两天,杨稹身体又有点不舒服了,这一来在床上又躺了两日。

他躺的这两日本来算准了堂姑应该会来闹事的,可能是因为云琬才刚刚大婚的缘故,他等了两日也没等到杨昕过来,按理不应该的,这一年年终云府是缺钱过年的,现在云家唯一能火速捞到一笔大钱的,就只剩下杨家这个老宅了。

他算准了年前和堂姑有一场官司要打。

直到腊月初五的黄昏,杨稹才觉得身体舒服了点。

“在床上躺太久了,王庚陪我出去走走。”杨稹放下书本,揉了揉眼睛,虽然已入三九,但长期这么躺在床上也不是长久的事,长躺着也觉得累人。

“可是外面在下雨。”王庚说道,光说话都能看到白烟,这么冷的天儿,小公子真的要出去吗。

“正因为下雨,天气寒冷,屋中浊气散不出去,我想出去透透气。”

“……”王庚无语,小公子这是什么歪理啊?

王庚想反对也拿他没办法,只能服侍小公子起来。

“要不要去叫表少爷?”王庚问。

“不必,让他温习功课,一会儿带好吃的回来再去叫他。”

杨稹带着王庚上街,因为天黑下雨,路上的人不多,但街道两旁的楼子里灯火通明还是很热闹的。

“王庚你去买点烤肉包好了带回去,我去前面买点纸笔。”

天下着雨,王庚可不放心小公子一人去:“我陪您去买了纸笔回来再去买烤肉吧。”

“不用了,天晚了,我回来你这边也正好买好了。”杨稹笑了笑说道,“记得要刷甜酱的那种,再捎带两瓶甜酒。”

“那好吧。”王庚点头同意了。

杨稹勾唇一笑,他知道老太监就算是心里反对,也不敢“忤逆”他的。

前面有一家杨昭经常去的书楼,老板薛员外是太傅杨林的发小,因为读书实在不行,考过几次不利之后,便接手了家里的生意。

薛员外和杨林交好,可以说是从小玩到大的,此人和杨林是真的交好,当年杨林进京赶考路上的盘缠他拿了一半出来,等到杨林衣锦还乡他也没因和杨林的少时情谊到处宣扬,他和杨林一直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关系。

只是此人研究成痴,喜欢玉石书画,常年不是在寻找名画师的路上就是在寻找玉石的路上,一直不在开封城。

杨稹这次过来,也没有见到传说中的薛员外。

“杨小先生您过来了,快进来吧。”跑堂的和杨昭很熟,“要点啥我去给您取。”

杨稹收了伞:“拿两捆纸,再拿点墨。”

“好嘞,那您坐着先等会儿,我去给您包好。”跑堂笑着上了二楼。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停在书楼对面,杨稹本没注意到的,但因为那马车似乎是打滑没停稳当,马夫吆喝了一声。

是京腔。

杨稹眉头一皱,马夫是京中人,才将他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这时他看到了马车上走下来的人,是两个气度不凡身姿纤长的少年。

杨稹愣了一会儿,因为总感觉这两人有点熟悉,原书中能给他熟悉之感,且气度不凡的,这样的人物并不多。

想着杨稹悄无声息的站起来,跟了过去。

书楼对面的楼是开封城内为数不多的有钱人才聚集的地方。在开封城内这种地方凤来楼算一个,这个云中阁也算一个。

别看这楼子有这么个仙气飘飘的名字,事实上这是一个假正经的楼子,表面上有琴棋书画歌舞之乐,暗地里也设了寻花问柳之乐,进楼子的都是开封一带的名流。

杨稹趁着门牙不注意遛了进去。

云中阁里面很大,人也多,廊檐长亭,下雨都这么多人。

杨稹不紧不慢的跟上那两个少年。

跟了一会而,杨稹跟到了一个石碑下,石碑有两个人那么高,两个少年正在离石碑五六七八十步开外的亭子里。

杨稹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反应很狗,真的只是因为这两个人气质太独特了,一看就不像是原书中的路人,但若真要他猜,一时半会儿也猜不上来。

杨稹没时间多想,因为在两个少年坐下之后又来了一人,这人匆匆赶来,就在杨稹眼前走过,好在没有注意到他。

后来的人身量高,看着比亭中两个少年看着都要年纪大一点,因为天黑,杨稹看不清此人的容貌,但看这人穿着步伐,便知此人也是个妙人。

那人未进亭子已笑道:“三公子今日可该信我了?”

“让我信你什么?”亭中一个少年说道,声音低沉。

这个少年一开口杨稹就竖起了耳朵,上挑的桃花眼也眯起来,这种熟悉是沉浸在骨子里的熟悉,这个少年不会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以他奸臣的直觉作担保他和这个少年可能曾经是一类人。

“自然是二郎有能力助你。”亭子外的人依旧是和颜悦色。

“天下能助我的多的去了。”亭子里的少年依然是轻慢低沉的语气。

亭子外的人不羞不恼,依然笑道:“可事实证明,整个开封能解决三公子疏漏的人只有我,那可是三十万两白银的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