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零散的牧民,虽然并不是每次交易都能成功,毕竟补给不能是固定的,那样对整个队伍来说都是有风险的。如果一个商队或者马帮在这些地方形成了固定的补给策略,那么一旦被有心人摸透,不管是提高要价,还是有不好的坏心思,都不是整个队伍想看到的局面。
但是对于这些牧民来说,即使不成功也没有什么损失,因为他们赶过来的牧群规模都很小,甚至都不能叫牧群。
他们的存在可是给马帮和商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所以马帮每次和他们进行交换贸易的时候,往往比在他们部落里还高一些。这样做还有个主要原因,那就是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他们,因为上层贵族或者长老的命令和压力,而不来给马帮或者商队提供补给。
财帛动人心,到哪里这个道理都是适用的。
在回鹘部族的领地上,这样的牧民基本没有,原因不是这里的长老或者贵族更体恤下民,主要就是因为这里离李唐王朝太近了。什么事情有好的一面,就一定会有弊的一面。
接下来的路程上,队伍的规模在逐渐的减少,越往北减少的越多。但是并不都像第一次那样,每次都分出去很大的队伍。因为有一些大中型部落,朝廷的粮队是不去的。只有目的地是那里的倒爷小商贩们,才会中途离开队伍。
但是马帮也有要求,那就是队伍的规模最少是一个小队,十二个马帮人员和二百四十匹马的货物。这样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安全,同时也因为马帮里熟悉这些地方的向导也没有那么多。
而这样的小队分散,也只允许在离李唐王朝很近的距离上,最远不能超过二十天的路程。超出这个距离之后,所有的人员都必须跟随朝廷的粮队,直接到大部落或者部族中心。因为这也就意味着,马帮的运输任务完成了。
至于之后这些倒爷或者小商贩们怎么决定选择,那就看他们自己的考虑了。
他们可以选择就地交易货物,也可以雇佣马帮帮他们运输货物,到依附这些大部落或者部族中心的中小部落去进行贸易。也可以雇佣这些大部落或者部族中心提供的运输服务,毕竟他们对当地更熟悉,只是费用也更高。
不管他们怎么选择,最后必须在马帮规定的回程日期之前,再回到出发地点,然后再集合跟随马帮一起回到李唐王朝。之所以这样规定,因为回来的时候,大家还是要带回来各种货物的。只靠他们自己,安全运输回李唐王朝的可能性很低很低。
这都是有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在第一年的时候,有一小部分倒爷或者小商贩,因为怕自己收购到的高价值货物,被其他人知道,或者他们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总之就是他们自己单独出发了,而这样做的人,除了那些离李唐王朝非常近的地方,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
当中的很多人最后不止是货物全部损失了,人命留在了草原上,也并不奇怪。
有了这些人的前车之鉴,后来的倒爷和小商贩再也没有人敢独自往回赶路了。去时跟着马帮,回来也跟随马帮,现在已经成了不成规定的规定。
马帮这样规定,还有个最根本的原因。因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朝廷的粮队服务,带着这些倒爷和小商贩只能算是附带服务。所以一切的行动都得以朝廷的粮队为主,这些倒爷和小商贩是没有选择的权利。
而现在朝廷和草原上各个部落达成的协议,粮食只能运输到各个大部族的中心,或者是得到他们允许的个别大部落里。
他们这样要求,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只有把粮食这个重要的战略物资控制在自己手里,他们才能更好的控制下面的各个依附者。
草原上这些部族需要李唐王朝的粮食,除了满足平时食用,更主要的是准备在冬天时应急。所以哪个部族或者部落手里的存粮越多,他们应对漫长冬季突发情况的能力就越强。长此以往,部族或者部落的实力自然就会提高。
其实粮食对于草原上人们的重要性上,中原人一直有个认识误区。那就是草原牧民都是一年四季吃肉的,粮食有没有对他们不是很重要。而且有些人还很羡慕草原人可以天天顿顿吃肉,在他们的理解里,草原人最起码在吃的方面要比中原人好。
这个误解在很长时间内,影响了不止是普通中原人,甚至很多朝代的统治阶层,也是这样认为的。
而现实是,草原人也吃粮食,只是他们所生活地域的气候和土地,以及他们的技术能力,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粮食。天然提供的条件,就特别适合放牧,五谷反而不适合在这些地方生长。这才造成了那个误解,给不了解他们的人一种错觉,那就是草原人只要吃肉,就可以解决一切肚子饱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