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大叔和唐行健他们的聊天,并没有进行到很晚,巡逻队过来的时候,也就停止了。反正今后的日子还很长,路上有的是时间让他们彼此熟悉。
出关之后的第一晚,唐行健睡得特别踏实,也不知道是因为白天走路累了,还是木大叔讲的那些故事起作用。总之他这一晚中途没有起夜,也没有做任何的梦。第二天早早的起床之后,感觉整个人又神清气爽起来。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他起床之后,发现自己的脚有些疼。应该是昨天走很多路之后的一个正常反应,只是他比别人适应的要慢一些。看来今天他又有的罪受了,早饭吃完之后,这是木大叔给他的劝告。
等他们吃完早饭,一切都准备妥当的时候,太阳还没有从东方升起。但是天色已经不是那么黑了,而是越走越亮,直到队伍出发一个小时左右,太阳才终于露出了它的笑脸。看了看东方唯美的朝霞,木大叔告诉唐行健,今天应该又是一个好天气。
木大叔的这个判断依据,都是人们长时间的经验总结。总有特别有心的人,可以根据朝霞和晚霞,来判断当天或者第二天的天气。在学校的时候,唐行健的一些老师就会这个经验。但是不是所有老师,并且如果只是知道个皮毛,同样也是判断不准的。
唐行健自己就试过无数次,最后他感觉自己的准确率低的离谱,所以他想一定是还有什么细节是自己没有注意到的。虽然那些有经验的老人的准确率也不是百分之百,但是最起码都有八九成。这就已经很有实际意义了,很多时候人们的作息生产节奏,就是按照这些老人的判断来安排的。
而马帮出来之后,这些老人的经验就很重要了。可以根据他们的判断,决定出发或者停止的时间,也可以决定路上行进速度的快慢。这对马帮这个大队伍来说,帮助意义可是巨大的。能极大的减少他们行进过程中的难度,大大提高赶路效率。
果然,当天晚上的时候,木大叔早上说的话应验了,唐行健的脚底磨出了几个水泡。其实在下午的时候,他自己就感觉出来不对劲儿了。但是他不想因为自己的问题,来给其他人添麻烦,所以只好自己咬牙坚持了下来。
本来他自己还想着偷偷的处理了,但是还是被有经验的木大叔发现了端倪。最后用长辈的语气训了他一顿,要知道水泡处理不好可是非常容易引起更大的问题的。唐行健虽然知道木大叔是对自己的好意,才说话有些重了,但是他还是顶了一嘴。
他说自己小的时候,也走路很多,磨起过水泡,后来他把它戳破,过几天也就好了。木大叔还是经验老道,只问了他一句:“你那时后来又走了多少路?”他就老实了。
后来钱大叔和左天阳他们也来劝说,实则也是怪罪唐行健,他怎么能在这方面任性呢。他们四人之前没有想到唐行健还会遇到这个问题,要知道他们四人中,当初也只有左天阳自己出过这个问题,所以他们这次有些疏忽了。
最后还是良子找来了干净的针线,教着唐行健怎样处理脚底的水泡。把针尖儿用火烧过消毒,然后把棉线依次穿过水泡,最后把棉线留在水泡处。其实以前这样处理过就可以,直到最近几年出现了高度白酒,后面还要加上一个步奏,那就是用白酒洗伤口处。只有这样处理的水泡,才不那么疼,而且还好的快。
唐行健又学到了一个实用的知识,也长了教训。之后的几天他适应的越来越快,这也和钱大叔和左天阳等人对他更唠叨了有关。实在是之前发生的事,提醒了大家,他再怎么不一样,也还是一个这方面的小白。
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走过了五天。这五天时间,除了他们这个大队伍,唐行健就没有看到过其他的任何人。直到第六天上午的时候,他才在远处看到了几顶毡房在慢慢的移动着。
问过木大叔,他才知道,那应该是牧民的毡房,应该是安放在牛车上的,如果是马拉车,速度应该更快一点。而这一户或者几户牧民,应该是在转移他们的居住地。而他们的羊群或者牛马群,其实比他们走得更早也更快,所以如果想要找到他们的牧群,只要往他们前进的方向走,就肯定能找到。
同时木大叔告诉他,看到这些牧民,也就证明他们离第一个目的地不远了。出了李唐王朝马邑县这边的边境向北,前面最近的部族就是回鹘。只是靠近李唐王朝的都是一些小部落,这些部落少的只有一两百人,大的也不过是五百人左右。他们都隶属于一个三千多人的中型部落,那个中型部落是这一片儿草原的拥有者,也可以说算是土皇帝。
正是由于他们离李唐王朝很近,所以粮队这个队伍是不停留的。因为和这些部落做生意,早就被一些商队把持了。而木大叔说的离第一站不远了,其实还需要五天才能走到回鹘的中心部落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