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渐入佳境(1 / 2)我在古代说书首页

第二天一早,辰时许。天然居的大厅里传来一阵吵嚷声把萧泽吵起来了,而小六子和牛山起的更早,现在正在厨房帮牛山预备今天的酒菜。前厅里的吵嚷声是昨天听书的听众,他们来的时候萧泽还在后面睡觉呢,这些人里边就有金不二和张员外,还有三个面容相似,貌似是兄弟。这几人一进来就嚷嚷着要听书。一听萧泽还没起床,这几个家伙就来气了,好嘛,本来这几人准备早早的起来听萧泽说书,可是正主现在还没起床,把这些人急的,正准备冲进后院把萧泽叫起来,幸好老掌柜好说歹说才把这几位爷劝住了。

而萧泽洗漱之后来到前厅一看,把自己都吓一跳,怎么来了这么多人。“诸位来到挺早啊。”萧泽笑嘻嘻的和这几位打招呼,而金不二则怨怨的说:“不早了,我们可是等了你一早上了,和我说说到底是谁杀的闷二,白芍药和另一个人到底是怎么死的。”“就是啊,我昨晚惦记了一晚上,睡觉都不安稳。”萧泽一看这位的眼睛,嗬!好大的黑眼圈,不知道的还以为昨晚的运动量有多大呢!“嚯,这位员外,您这眼睛是怎么回事。”这位黑眼圈的就是张员外,张员外毕竟年纪大了,平时起的就早,而且昨晚躺床上一夜翻来覆去的就在想这件事,到了四更才睡着,而且这心里有心事,起的就早,五更就起来了,这黑眼圈就是这么来的。

“各位,不好意思,今天得稍晚一点说,我得找张桌椅坐着,要不然站一天是在是顶不住。各位先喝茶,等我布置好就说。”

“那你可得快点。”

“我尽快,一定尽快。”

找到了老掌柜,毕竟现在自己正式在天然居说书了,家伙事儿也要置办起来了。说书最重要的就是桌椅、醒木、折扇和手帕。说书不比相声,相声一段三十到四十分钟就算是大段了,演员站着也就站着了,可是评书不一样,评书一说打底就是一两个小时,这要是站着,是个人都受不了,所以这桌椅是重中之重。而且这桌椅可不是一般的桌椅,平常的桌椅都是桌子要比椅子高,但是说书先生的正好反过来了,椅子要比桌子高。最好是把先生上半身完全露出来。

评书门里的醒木不是自己自备的,而是徒弟学艺功成,在出师时会举行隆重的出师礼。由师父传授给徒弟,徒弟接过醒木才能自己独立演出。也就是演出许可证,没有这个许可证是不允许独立演出的。而醒木由于露在外面的有九个平面,所以也叫九方,关于九方的来历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评书早年创造于和尚,由和尚说讲佛经故事劝善发展而成,和尚募化十方,因为是评书的创始人之一,听评书不给钱,所以评书艺人不挣和尚钱,只能募化九方,用九方木。另一种说法与此相反,俗话说和尚嘴大吃八方,但听评书也得给钱。评书艺人能吃九方——连和尚都吃,所以用九方木。其实除了评书门用醒木还有其他行当也用醒木,比如评书艺人有醒木词:“一块醒木上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君王一块辖文武,文武一块管黎民。圣人一块传儒教,天师一块惊鬼神。僧家一块说佛法,道家一块劝玄门。一块落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劝世人。湖海朋友不供我,如要有艺论家门。”其中最后一块说的就是评书艺人。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皇帝用叫龙胆,皇后用醒木叫凤霞,宰相用叫运筹,将军用叫虎威,知县知府用叫惊堂,教书先生用叫醒悟,评书用叫醒目(注意不是错别字),当铺用叫唤出,中药铺用叫审慎,点心铺用叫茯苓,郎中用叫慎沉,唱戏的用叫如意,客栈用叫镇静。评书先生拍醒木,开始表演时拍,让观众安静,注意。结束时拍,让观众悬想回味。节目当中拍,烘托气氛。而且醒木不到必要时刻不能乱拍的,尤其不能借醒木的声音来伴奏。

还有就是扇子,评书先生用的扇子就是普通的纸折扇。用它代替刀枪武器、毛笔等,虚拟动作或景物。表演武打时的刀枪架式必须用扇子。如遇同行来盘道考核,把扇子拿起递过来,说:“扇子古时有,指点分文武,假笔可代书,兵刃借它舞。”艺人应回答:“扇子原本古有,刀枪棍棒凭它。文武九流各有时,惟我不分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