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你所言,比孟德如何?”沈伦追问道。
“制其兵,出奇应变,奄忽若神,无往不殄,虽曹公有所不逮焉。(注4)”在沈娆看来,曹操与司马懿皆是执掌天下的风云人物,二人又被其后世子孙追尊为帝。她怎能随便评论先代帝王呢,但父亲考校功课,她只好老老实实地以自己的观点回答道。
“哈哈哈,好!”沈伦大笑道,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女儿竟然有如此真知灼见。
沈娆从颐风堂回来时,她身后除了连翘、桑儿,还跟了两个小厮抬着一个大箱子。
看来父亲今天很是满意她说的嘛,不但没有怪她僭越诽议,还第一次大大地夸奖了她。沈娆喜不自胜,但是看着那一箱子书,她又有点笑不出来了。父亲这奖赏也太……虽然没说让她什么时候读完,但沈娆知道,有了这次考校那肯定就有下回。
她又想到,还是父亲老奸巨猾,棋高一招,这简直就是变相的阻止她出府啊。当时自己还说得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地停不下来,现在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是喜欢读书,但那是打发时间用的,如此功课繁重,和考科举有什么区别?
沈娆走后,沈伦依旧坐在原处。他吩咐下人,不准任何人前来打扰。
他还在细细品味刚才小女儿所说的那一番话。
自己虽然是守成一派,但门下那些儒生平日所言大多迂腐,无一例外的只会歌功颂德。而顾禹同的革新之论,他认为太过激进,会触动立国之本,稍有不慎就是礼乐崩坏,朝纲动摇,乃至外忧内乱,生灵涂炭,所以他竭力反对。不过相比之下,那顾禹同的人倒是一个个能言善辩,多有谋略。
这一点他很是羡慕,曾经他也感慨过,若是能得之一二,此生何其幸哉。想不到如今自己的女儿也有如此见解,有女若此,亦是此生无憾。
看着那窗边的烛光微动,屋外好像又下起了细雨,他又若有所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注5)
又是一年之秋,其实他也曾经像女儿那样慷慨陈词过,读到文章精彩之处莫不拍手叫好,听闻边陲告急百姓有难便忧愤难安。而且绿衣捧砚,红袖添香,他与那人不仅一道焚香煮茶,弹琴赋诗,就连他所有的壮志、所有的抱负、所有的不甘和所有的无奈都曾一一与之诉说。但是……
唉,不想了。往事已矣,来者不可追。他慢慢地走到窗边,熄了那烛火。
--
菡萏居内,红灯高挂,彩绸翻飞。到处张灯结彩的好不热闹。
“小姐,这是有什么喜事吗?”连翘很是疑惑,虽然早上姑娘就吩咐下来,要她准备了。可她到现在也搞不清楚,小姐到底要做什么。
“当然有啊,大喜事!”沈娆说道。先不说她今天做成了五千两的生意,以及因为好好读书父亲夸奖了她。之前看了母亲的手札,她知道再过几日就是自己的生辰了。并且她的如意阁筹备许久也要开张了,简直双喜临门,她能不好好庆祝么。
“呆子,我们家小姐就要成大姑娘了。”不等沈娆卖关子,桑儿在一旁直接解开了谜底,这方面她倒是比连翘机灵许多。
“恭喜小姐。”院中的奴仆在秦嬷嬷、连翘和桑儿的带领下连声向沈娆道贺。
“我已命秦嬷嬷从我私库里拿出些钱来,这个月给大家再添一份月例。”沈娆高兴地谢过众人后宣布道。这等于是发了双倍的月钱,现下院里的人都十分乐呵,乍一看是处处喜气洋洋。
————————————————————
备注:
1、文中《通鉴》为司马光等人编写的《资治通鉴》简称。
2、“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新注<资治通鉴>》,胡三省
3、出自房玄龄,“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晋书·宣帝纪第一》
出自司马光,“司马懿,少聪达,多大略。”——《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4、制其兵,出奇应变,奄忽若神,无往不殄,虽曹公有所不逮焉。——《何博士备论·司马仲达论》,何去非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