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长兰轩(1 / 2)犹自寄寒衣首页

殷珩口中的大麻烦还未到,另一件事情倒是让人挑在了早朝上提起。

“陛下,玄云军当年惨败金沙关,统帅殷珩既然未死,理应交由大理寺审查,不能因他是永安侯之子就放他一马!”

薛瑁高坐在御座上,冕旒轻轻晃动,刚才说话的人正是继任不足半年的兵部尚书霍桐,瞥见冕旒后薛瑁的眼神,手心已经起了一层汗。

他年仅四十,能因为功绩成为手握兵部大权的一品大员,也能因惹怒天颜,被贬为庶民,逐出京城。

扬威殿内其余朝臣纷纷垂下头,不敢有所附和。

前几日永安侯府的那位‘女罗刹’腰挂两把弯刀冲进大理寺里,奉旨释放殷珩的消息,不到一日传遍了京城,既是奉旨,还有薛显撑腰,谁还敢提殷珩是玄云军唯一生还的人这事。

霍桐察觉到众人态度,面色更差,生怕薛瑁下一句话直接把他的官帽摘了。

“只有霍爱卿对此事有异议,其余爱卿呢?众爱卿难道不敢在朕面前讨论这事?那玄德殿还有什么用处?臣不言,君听什么?”

“臣不敢!”

众人纷纷弯腰,齐齐出声否认。

薛瑁冷哼一声,旁边伺候的何令也是一个哆嗦,侧过身弯腰低着头,大气不敢出,只有高飞立在一侧,纹丝不动。

薛显抬眼看向殷元,见殷元紧握着手,眉头轻蹙——谁都可以出来说话,唯独殷元不可以。

连他也不行,那日进了大理寺,就是走错了一步。

“父皇息怒,儿臣有话要说。”

薛纨?薛显微微抬头,看向从列队里站出来的薛纨,眼神暗了暗,不动声色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薛瑁一共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除了排行老大的薛烺和第九的薛锦外,还有三皇子薛玦、四公主薛菱和六皇子薛纨。

其余儿女都是幼年早夭,还不到三岁便离世。

薛显排行第二,先皇后膝下只有他一个,众位兄弟姐妹里,薛锦年幼,不管是谁总是会多疼惜她一分。

年满十六的薛菱已经赐了婚,是南阳王府的世子。薛菱出身较低,生母只是一个小小的昭仪,生下薛菱后五年便离开人世,薛菱便交给先皇后宫中抚养。

说来,和薛显倒也算是相处时日较长,可惜,薛菱因生母早逝,不爱说话,少和人往来,就连薛显两次回宫都未曾露面,一个人带着两个宫女和一个老嬷嬷住在先皇后住的长乐宫偏殿里。

“父皇,当初金沙关一战,两军相交,我军的确如霍大人所言惨败,但儿臣想,胜败乃兵家常事,在这一战前,殷珩率领的玄云军战无不胜,年少便已经是战功赫赫,不能把金沙关一战所有的责任归在他身上,更何况——”

薛瑁盯着薛纨,见他停下,眉头压低:“继续说。”

“北凉铁骑虎视眈眈,永安侯府各守一方,替我齐国守住各个要塞,但金沙关这段时间一直交由李庚父子驻守,交战经验不足,那北凉世子阿木措是个难缠又狡诈的对手,朝野上下,和他交手最多的人,只有殷珩。”

其余人听着薛纨的话,面色各异,却又纷纷松了口气。

殷珩的确是和阿木措交手最多的人,阿木措此人极为狡诈,用兵诡异,完全不能用常理来判断,很容易就中计。

要知道阿木措可是十七岁就在古浪一战中,大败宗族里的常胜将军,直接让对方二十万人马在古浪全军覆没。

亲叔叔反叛都能毫不犹豫取其首级的阿木措,近年来可是越发的狼子野心,要不是北凉内斗不断,怕是早就再攻金沙关了。

“众卿还有什么要上奏的?”

“臣有事要禀。”

都察使郑巍,不过三十,却已经位列三品,又姻缘美满,儿女双全。

看了一眼众人,郑巍站出来,看了一眼薛显,缓缓道:“江州提督杨照传书进京,信上道,太子殿下在江州时,曾同此番江州赈灾案中被严查的梁周两人于酒楼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