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气境,炼骨境,熬魄境,聚形关,凝神关,神游关,天成,化羽,大圆满,这些便是修真九境。
前三样为境,意为山脚三境,中三样为关,意为中腰三关,后三种则在山巅之上,不成境不成关,完全是证仙道,游天地的一场交易。
养气境为入门境,所谓气,泛指一个人的精气神,对于普通人而言,若有精气外形上同样会有征兆,比如说双目有神,天庭饱满,气宇轩昂,而对于修行而言,气,乃修行根基,如潜水之人,胸中若能积攒足够的气,在日后冲击其他境界时会方便许多,一鼓作气就是这个意思。
养气一境上,尤以儒家书生与沙场武夫最意生出,书生饱读经书,很容易借先贤学识养成浩然气,沙场武夫常经生死,更容易磨砺出杀戮之气,一般而言,能养出气者皆不同于常人,张晋先便是其中之一,甚至是其中佼佼者。
张晋先单纯只靠读书成就的气血,这种情况即便在儒家福地的几所最著名书院里也不多见,南疆皇帝正因为如此才会赐他显学玉牌,不管是日后继续以书证道,还是入朝为官,仅以这份气运,张晋先都会有大成就。
这也是为何张晋先明明只是一位俗世读书人,却能牵动一县城隍如此珍重守护的原因。
炼骨境,这个境界与养气境其实为同一境界,只不过一个主要为书生,另一个主要指武,书生多养气,武夫多炼骨,兵家初入修士或江湖侠客皆以炼骨为主,入门不太讲究机缘,全靠一个勤字。
刀挥万法,拳练十年,只要能吃的下苦,皆能入炼骨境,所以对于养气功夫足够的修士而言,对以武炼骨大多怀有不屑一顾的态度,尤其是道儒二家,大道讲机缘,得之自然入道,很多道士与儒生觉得炼骨境就像是硬生生从老天爷手里抢了份机缘。
但有一点必须要提,对于炼骨武修而言,单单以身体素质,比养气境的修士要好太多了。
不管养气,还是炼骨,到达一定程度时都要接触体魄,也就是三魂七魄,这时的境界便是熬魄境。
入此境界的修士已经可以控制一些基础的五行术法,例如土遁,火球,水剑,金刚术,木抽柳等术法,这个境界也是区别武侠与仙侠最重要的分界线,江湖侠士一般都停在三境之下,所以俗世中才会有三品之下皆武人的说法。
而对于妖界而言,化形成功能言吐人语的妖也大多是这个境界,它们已经开启灵智,有了一定智慧,能够为害一方吸取凡人阳气,斩妖,大多斩的都是这个境界的妖。
陆缠山同样也是这一境界的天师,处于沉顶莲入心莲的关键时刻,如果白狐的妖魄能卖出一份好福愿,他吸收到自己魂魄里,冲击四境心莲不成问题。
至于如何将福德愿力等香火物转化成自己的道行,这些又牵扯到阴阳术的立派根本,如同气运香火等玄之又玄的事物,齐妙如今没到可以享受人间香火气运的程度,所以目前并没有太多了解,只是粗略知晓有这个流程。
过了这三种山脚境界,便会来到山腰三重关,聚形关。
聚形关,顾名思义,体内魄力聚形,三大福地中的修士大多数都在这个境界,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境界的修士已经完全可以脱离侠武俩字,有一定程度的仙人之资。
到了这一境界,修士就可内观天地,进一步掌控五行之力,五行术与五行力是俩种概念,同样的金木水火土,桃木剑斩妖,降魂锁震灵,聚形关的修者能直接震破妖魔本魄,甚至可以强行将魂魄从妖物身上抽出,拘神术便是聚形关的一个强大术法。
聚形后便是凝神。
凝神,便是将三魂七魄精炼为一处,或凝与丹田结成金丹,或聚于心海化为元神,世间修士,到了这个境界,才可以算的半步入仙。
神魂凝成,修士可跨越阴阳,魂游天地,具有许多令凡人不敢想象的仙人神通,移山,填海,越江,入空等,俗世中,大多数仙人的传说都来自于他们。
而中三关里的最后一关,神游关,是阻隔人仙两道的最大天堑。
入了神游关,基本以是仙人之体,寿命动辄数百余年,大多在人间福地里潜心修行,不理世事,他们可可以享受一部分的人间气运,当然,并不会太多,因为还要供给三大洞天里的真正仙人,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有许多天地特权,可独自敕封些不入朝廷谱牒的地方城隍,小山小河的婆神山公等胥吏阴官,可谓令掌一方小天地的存在。
人间六重,至此算是一段,六重之后方得始终,道法始终。
过了道法,才是仙人。
才是最后的三种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