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如此,从那一刻起,陆雨过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
我要挣钱,挣大钱,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他一定要做到。
生活一向是艰难的,小时候是这样,长大了也是如此。
陆雨过并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
其实,一个人,不是一天一天长大的,而是在一瞬间长大的。
父亲入土为安以后,陆雨过就真正长大了。
作为长男,十五岁的陆雨过,开始像一个男子汉承担起责任。
他会以一家之主的身份参加村里砸春节举行的活动,比如村蘸、砍牛祭神这样的集体活动。
纵使前面有万千沟壑,荆棘丛生,这个帅小伙也没有。也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他总会告诉自己:我要坚强,我要成功。
他对成功得到的理解很简单:
那就是赚大钱,让自己的亲人过上好生活。
如果要考验一个人,那就给他一个困难。
摆在陆雨过面前就有一个困难:要不要继续上学。
春节后,春季学期就开始了。
陆雨过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他符合“三好学生”的所有标准:
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
陆雨过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村里是有口皆碑。
陆雨过学习也很好,小学年年拿双科优秀,奖状贴满了一面墙。
上了初中,每一次考试年级第一,尤其擅长数学。
他的语文和英语成绩也是年级前列。
他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尖子生。
他是学校奖学金的常年落户对象。
他也是学校众多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
身体好,就不用多说了,农村出去的孩子身体能不好吗?
就算一天只是吃根红薯,都能犁下一块地。
跑步、跳远这些项目更不在话下,随随便便都能拿到优秀。
这么一个完美的学生却有一个知名的弱点:贫穷。
是啊,那时候很多家庭的收入是供不起孩子读书的。
不幸的是,父亲过世后,陆雨过的家庭也不能供三个孩子一起上学,学费都交不起,更别指望生活费了。
陆雨过也想过,只要交了学费,自己的生活费可以省点用。
不过,他的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自己否决了:
自己怎么能这么自私,让母亲为自己挣钱受苦。
所以,痛定思痛之下,陆雨过决定辍学。
一天晚上,陆雨过跟母亲说了自己不再上学的想法。
母亲一听,愣住了。
她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会有这样的打算。
母亲反驳了陆雨过的想法:
“妈就算是借钱,也要让你上学。不上学的孩子是没出息。”
听了母亲的话,陆雨过心头一热,眼睛一下子模糊了。
但是,他早已做好了辍学的打算,做好了说服母亲的决心。
陆雨过对母亲说:
“妈,是我自己不想读的,我要出去挣钱,我要养家。”
母亲还是坚决不同意。
陆雨过沉着地说:
“妈,我不出去挣钱,家里欠银行的钱怎么还?如果我们还不起钱,他们迟早把我们家里搬空的。到时候,我照样也得辍学。家都没了,还能上学么?”
陆雨过这一番话让母亲无话反驳。
作为一个母亲,不能供养孩子读书,她的内心是十分愧疚的,更何况自己的孩子成绩这么优秀。
她觉得自己毁了孩子的未来,那一刻,她感觉有一群蚂蚁在噬咬自己的心脏。
“孩子,是妈无能啊。不能供你上学。”
母亲掩面哭了起来。
陆雨过虽然也有点伤心,不过,他现在是男子汉了,是时候要为家里做出贡献了。
他安慰母亲说:
“妈,你放心,就算不读书,我照样可以出人头地的,你相信我,我要让你和弟弟妹妹过上好日子。”
陆雨过真的有这样的自信,以他自己的聪明才智,他相信自己可以成功的。
不过,不读书了,他的出路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陆雨过也早就想好了:他要去广东打工。
那时候,茶村出去广东打工的人还不是很多。
陆雨过在课堂上,听一位去过广东旅游参观的政治老师讲过: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那里工厂遍布,人们的收入都很高,那里一个保安都比咱这里的老师收入高。
老师的这番话仿佛打开了一扇窗,让陆雨过开始关注外面的世界。
陆雨过在日记里写下一段话:到广东去挣钱,到外面去锻炼。
在老师讲话内容的基础上,陆雨过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广东想象成了一个“遍地金钱,俯首可捡”的好地方。
他的这个想象,在村里为数不多的打工青年那里得到了验证。
这些茶村第一批打工仔回村后,个个穿得像小老板,出手阔绰,电视机、录像机都买上了,成为了村里人艳羡的对象。
既然打定了去广东打工的打算,陆雨过就开始做准备了。
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陆雨过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
要去广东打工,就先真正了解广东的打工生活。
他要找个去过广东打工的人了解一下情况。
他把目光锁定在了邻村的一个青年身上。
此人叫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