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他反而会更尽心尽力。
黄侃答应过对方,给他在后面使劲推。他没有食言。这几日路上,也让张谦让向皇上详细汇报了他的精锐骑兵战略。皇上很满意,张谦让欢喜无限,认为黄侃果然说到做到,当他祖宗一样敬着。
他不可能看得到这里面的关节的,完全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周围的人,除了何大丰也都认为张谦让即将飞黄腾达,兵部尚书之位是他的了。恭维他的话已经从许多人的嘴里说出来,张谦让听着格外舒服满意。
只有何大丰在一旁看着不做声。他不可能说什么的,他什么也不会说,不能说,不敢说。皇上答应了他全身而退,已经是皇恩浩荡,他感恩都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去坏皇上的大计好事?
自寻死路的事,何大丰当然不会去干。那陪葬的是他全家的人头啊!到时候滚滚落地,他能如此傻到祸从口出吗?
皇上跟黄侃要做大事,为的也是安国将来,选用属于他自己的班底人马,让年轻人来干,少壮派多血性勇力,不怕得失,如此上下一心,必能将安国带入一个全新的局面。
这是好事。
他三朝元老,忠心耿耿服务安国,服务皇家的,又为何要去破坏现在的少年皇上大计?那可不是背主叛国么?这种事尚书令何大丰更不可能去做了。
所以,他最好的选择是做个哑巴,什么都看破不说破。
以后张谦让要想得通,要能及早退出来,退步宽平,相信他是有这个智慧的。他本名谦让,如果都不懂得这个名的真正含义,不遵循他爹教给他的人生智慧去过日月,那要因此搭上了性命,也只能是怪他自个了,与人无关。
人马依然在风雪中按曹天威选定的路线奋力而行。
从知人善任和知遇之恩上来说,曹天威也是无比感谢黄侃的。如果没有黄侃的信任重用和提携,他将什么都不算,依旧不过是个兵部谍命司的六品小掌司罢了。
谍命司这种职位,虽然重要,但要再升迁很难,也许一辈子就是这个了,没有了别的盼头。但三年前他遇上了黄侃,或者说是黄侃选中了他,拉他一起成事。
本来,间谍刺探,侦察军情,这也是他的分内职责。当时的中书令孙伯坚要谋逆,暗中联络北境外蛮族王庭,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之地为条件,签署了相关协议,让对方出兵助其成事,这是绝对的机密。
曹天威奋力查清,并拿到了这份证据。他亲自潜入北境外蛮族王庭帐下,运筹行动,那也真的是本事通天。不然,何以得到皇上亲自赐名天威?
如今他成为了直属皇上陛下的御史台三院之首的台院副使,台院六座御史的首座,并兼掌谍命司不变,这个实权,今后的前途,还用说吗?
少年皇上要干大事,要振兴朝纲,强大安国,那是谁也阻止不了的。虽然路途中有些许坎坷波折,但也是成就大事的题中之义,少不了的困难考验。
小小波折,当是磨砺,这是曹天威的看法。曹天威干的是敌境间谍的活,进行的是军情侦察刺探,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知道什么是磨砺,什么是该付出的艰辛。
所以,这所有的一切他都能承受,他需要的只是一份信任,一个贵人的提拔。如今,他的贵人是黄侃,是皇上本人。
死命去干就是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抛头颅洒热血,绝无二话。
迎回皇上,让他重掌皇权,坐镇天下,谁也动摇不了曹天威的这份热血执着。士为知己者死!谁也无法收买他的这份对上的忠诚坚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