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忠奸难辨(上)(1 / 2)封神证道录首页

伯邑考的死讯传回西岐,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的事了。

跟随伯邑考同去朝歌的随从,都是西岐侯府的家将。所以,西岐城里最先知道这消息的,是如今侯府里掌权的,姬昌次子姬发。

等召集了群臣,聚在议事殿上,那逃回来的家将又把伯邑考之死当众讲了一遍。姬发痛哭当场,不能言语。旁边的武将之首南宫适就忍不住了,大叫着要立刻兴兵,为伯邑考报仇。

殿上倒有大半武臣随声附和,都嚷嚷着要起兵报仇。只是几句话的功夫,大殿上你哭他喊乱成一团。

姬发只是哭,还未发话,这边上大夫散宜生看不过去了,厉声大喝,震住了全场。然后他才对姬发谏言,要求先斩了南宫适,再议他事。

姬发这才止了哭泣,问散宜生,南宫适何罪,为何要斩?

这时散宜生才说出了被群臣有意无意间忽略掉的关键——起兵造反可以,那该置姬昌于何地?

南宫适血性十足,又是武将之首,说起话来没什么顾忌。他是听了伯邑考的死讯一时激愤,忘了还被囚在羑里的姬昌,才喊出了报仇的口号。

那些附和他的人里,有不少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但也有那么一部分人,则是因为有了别的念头。

姬昌被囚在羑里已经七年了,七年不见,还有多少人是对姬昌忠诚的?

殿上群臣中,有大半之数,都只想着怎么去投效未来的西伯侯伯邑考了——就为了这十拿九稳的从龙之功。

可谁能想到,伯邑考竟然不顾危险,亲自去了朝歌,又送了人头呢?

接下来的西伯侯顺位继承人,那就只能是姬发了。如果真能借着复仇的名义,说动姬发出兵,仍被囚在羑里的姬昌还能有好?

那西伯侯的位子可不就提前落到姬发头上了吗?

姬发本人有没有这个想法暂且不论,但只要这个复仇的旗帜竖起来了,他是不是被裹挟出兵的,就不重要了。

散宜生作为文臣之首,心思自然通透,他又是姬昌的死忠,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问题,靠着这么多年积攒下的威望,总算是震住了群臣,暂时打消了诸人出兵复仇的念头。

姬发和群臣默然无语,但总有出头挑事的,问出了那个特别不好回答的问题:

“主公还被囚在羑里未归,长公子就这么白死了吗?”

你散宜生不让出兵可以,那接下来怎么办呢?

散宜生不能避而不答,不然他刚才的力气就白费了。于是他在群臣面前给出了他的答案,给费仲、尤诨送礼,靠他们两人救出西伯侯姬昌。

其实,此时姬发想听到的,是散宜生随机应变劝他接替西伯侯之位的提议。想一想,姬昌七年未归,伯邑考又遭横死,这个时候立个新西伯侯,岂不是能壮一壮西岐的民心?

也别怪他权势心太重,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你是那个活了几十年却处处不如大哥、在正常情况下永远不可能继承西伯侯之位的二弟,突然有了继承侯位的机会,你会不激动吗?

你会没有快刀斩乱麻,尽早得到这个位子的想法吗?

就算你自己没有这个想法,你的近臣、亲信们也会逼你去想的,因为他们也想更进一步!

要不然,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是怎么来的?更不用说历史上那些各种父子争皇帝的丑事了!

所以,姬发听了散宜生的话,他的心里是有些失落的。可是他自己也明白,他不能表现得太急,也不必太急。

于是,他在明知之前伯邑考给费尤两人送礼无用的情况下,同意了散宜生的谏言。

那问题就来了,前一次就是散宜生亲自给伯邑考出的主意,给费尤二人送礼。这一次他又是凭什么认为,再给费尤二人送礼,有救出姬昌的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