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中考(1 / 2)我是农村孩子首页

整个县城一共三个高中一所重点高中一中、一所普通高中二中、还有一所比普通还普通的三中。

讲讲这几所高中的区别,一中是全县的重点中学,所有教学资源倾向的地方。教学环境是当时那个时代最好的,03年教育环境改善,全部盖起了楼房,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能考上一中意味着有50%的希望考上大学。一中年级第一名有考取清华北大的实力,虽然最近两年还没有人考上过,但是一本的大学每年还是有几个的。当然全县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也都聚集在这了,因为即使分数不够,自费也可以读。

二中是普通高中,很普通,校门还没有初中的好。同样是高中,教学环境相比一中简陋不少,教室全部是红瓦房。仅有的楼房是校门口新建起来的二层宿舍,也是今年才修建的。读二中意味着能考上大学,本科二批,但也仅限于班级前五名的同学。一个年级500人左右,能考上大学的也就不到50人。这些年没有一个同学能考得上本科一批的院校。

三中有个外号,叫流氓学校。连二中的分数线都考不到的学生,只能去三中。所以那里的学生几乎是不怎么上课的,打架斗殴是常有的事,你想想全县的学习差的学生都聚到一起,打架不分个胜负才怪。三中距离其他两所高中的距离也远了一些,在县的最西边,十几公里的镇上。

初一的时候我的中考目标是一中,到了初三目标是全力考上二中。其实在现在我也没弄明白,到底是哪出了问题,为什么上课明明注意听讲、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可就是学不会函数,学不会各种字母的化学公式,更是学不会只有电阻电路的物理。都说学会和学不会之间只有一层窗户纸的距离,只要脑子开窍了,一点就会,可能我的这层纸是铁板做的。除了背诵背诵我好像找不到任何其他的学习的方法,讲的什么完全听不懂。

临近高考的前几天,几个平时一起夜骑的同学坐在操场上,我记得大家都流泪了。不是因为学习有多苦,而是真真的害怕万一自己考不上高中怎么办?考不上高中意味着读读不了大学,我们可能离回家种地只剩一两个月的距离。害怕,真的害怕。春华哭的最厉害,她是转校生,家里发了洪水,全村子都被淹了,住进了政府的安置房,也就转小到了镇中学。她很确定自己考不上高中,也很确定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自费学习,她说她能够感觉到自己和校园将要说再见了。

高考倒计时的第三天,班主任老师给大家开了会,类似动员会,讲什么大概忘了。因为考试要到县里去,两天的考试需要同学们前一天也就是第二天坐学校安排的大巴车统一到学校安排住宿的地方,安排了考试期间的对接老师和注意事项。接下来便是同学们写同学录的时间,那种厚厚的本子,每个人写一页,写上自己的姓名和祝福语,还要附上一张照片。那个同学录有些贵,我没舍得买,拿着一张毕业照片让同学们签名。当然,自己还是花了10块钱照了当时最流行的艺术照,也是至今为止我仍不敢多看一眼的照片。没有给全部的同学,只给了几个要好的。

第二天一早,妈妈便陪着我做大巴到了县里。为了省点路费,爸爸没有去,因为妈妈说一定要她陪在我身边这样才踏实。学校安排的宿舍很简陋,其实就是县里一所夜大的教室,课桌排起来的大通铺,一间教室住十几个人。六月底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屋子里弥漫着各种气味,不知道老师们在哪弄来的被褥凌乱的铺在课桌上,农村孩子对环境本就无可挑剔,很快就适应了。三俩一伙的开始聊天打闹,家长们也都客气的相互打着招呼。正在和妈妈整理床铺的时候,二姨风风火火的过来了,拽着我和妈妈就出了门。

二姨,妈妈的妹妹,排行老二,98年全家从农村来县城里打工,洗碗工,服务员,搓澡工,能吃苦的二姨什么工作都做过,慢慢的在城里站住了脚,在县体育馆旁边的棚户区租了一间房。收入不高但刚好凑合,攒了几年的钱。那时候正赶上城里地产开发正火,把手里的钱全都拿了出来又东拼西揍付了首付,买了一套城边缘80平的楼房,那时候的县城楼价不到2000。现在正等着房子交房。二姨一路埋怨妈妈,为啥不去她家住,非要住学校,孩子中考是大事,得吃好睡好。妈妈从来都是面子薄,就算亲姐妹也不好意思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