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户籍纸还没下来,不然一家搬去县里,倒也省事,正好在县里找个工作。
“真的吗?我们不会被大水冲走?”付平悦的记忆还停留在洪水来临前,也是连续好几天下大雨。
付子莘揽过付平悦的肩膀,“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大雨。”
“姑姑,以后我要建一座大房子,用青砖瓦片来盖,这样就不会漏雨了。”付平悦满怀希冀。
“那你要建多大?姑姑和两个弟弟能一起住下吗?”付子莘开起了玩笑。
付平悦点点头,“住得下,住得下!我和姑姑一间,两个弟弟再一间,我要建两间房。”
两个小儿不知怎么回事,“咯咯”笑起来,似乎是感受到了建房喜悦。
“姑姑,弟弟们听到建房子也高兴呢!”
“哈哈,我也高兴!”付子莘拍掌大笑。
“我也高兴!”付平悦笑眯了眼。
大雨下了一整夜,第二天还没有停。
捡来的柴都被雨水打湿了,家中又没有蓑衣或者雨伞,付子莘愁得很。
“付家姐儿,你们没事吧?”门外传来刘家阿婆的声音。
“刘阿婆,就是房子有点漏,下这么大雨,您赶紧回去吧!”付子莘冲着门外喊。
“你把门打开,我看看漏成什么样,天晴了好让你村长叔安排人过来重新盖一下。”
付子莘没有办法,只好把竹床挪开,打开门来。
刘阿婆一看,骂了付子莘一顿,房子破成这样,雨水不住往下滴,还待在里面不出来。
“这不是没雨伞,直接冲出去更糟。”
刘阿婆将手中的蓑衣递给付子莘,一件大人的和一件小孩的。
“快穿上,抱着孩子去我那里。”
付子莘也不推脱,麻烦刘阿婆抱平喜,她抱平安。
而付平悦则快速披上蓑衣,把米面、瓦罐、柴刀和竹筒等放进木桶里。
刘阿婆扫了一眼屋子,“这湿的衣服给孩子套上,外面雨大得很。”
付子莘用床单将付平安系在身前,将袄子披在外面,提起木桶出门。
付平悦则端着个木盆,跟在最后。
“刘阿婆,路上滑,您慢点!阿悦,你也自己注意点,不要摔了。”
下雨天,路上几乎看不见人影。
终于到了刘阿婆家,刘阿婆将付子莘带到西厢房。
“你们先暂时住在这里。”
刘家住的是青砖瓦房,正房三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两间,还有一间厨房和豆腐房。
“刘阿婆,能借厨房一用吗?”
“可以,用吧。”
“阿悦,我之前买的老姜你放哪儿了?”付子莘买东西回去都是让付平悦放的。
“在这儿!”付平悦掏出一块姜递给付子莘。
付平悦拿着姜去厨房,切成薄片放进锅里煮。
水开后,给刘阿婆盛了一大碗端去,“刘阿婆,喝点姜水驱寒,不要受凉了。”
刘阿婆接过碗,“行,你们喝了没?”
“现在就去喝。”付子莘这才回厨房,用自家带的竹筒,盛了姜水回西厢房。
“里面衣服没打湿吧?”付子莘问道。
“没有,只外面的衣服湿了,在凳子上晾着。”付平悦回答。
“我煮了老姜水,一人一竹筒,你喝了再帮忙喂弟弟们。”
“咚咚咚!”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