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县城(1 / 2)我在聊斋的日子首页

士人自言燕姓,名赤霞。宁疑为赴试者,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诘之,自言秦人,语甚朴诚。

这段话,出自《聊斋志异》。

意思是说,那人说自己叫做燕赤霞,宁采臣认为他是赶考的士子,可听他的口音,却又不像浙地之人,便询问他的籍贯。他说自己是秦地之人,言谈非常质朴真诚。

《聊斋志异》是地球上的一本古典名著。在地球上,知道上面那段话的人不多,可知道燕赤霞这三个字的人,可不少。托了一些影视作品的福,燕赤霞这个名字,俨然成了除魔剑仙、有道真修的代名词,可谓是大名鼎鼎。燕然在地球上生活多年,自然也是听说过的。

可他没想到,自己的弟弟竟也叫燕赤霞!

难道,此燕赤霞就是彼燕赤霞?

难道,我生活在聊斋之中?

震惊之余,燕然心中难免生出这样的困惑,但很快,他便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过荒诞了。且不说这里是大乾,并非华夏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单说燕赤霞这个名字,便不怎么偏僻。漫漫三千世界,茫茫兆亿生灵,难道就不会有一两个人重名么?

“我真是大惊小怪,呵呵……”

燕然自嘲一句,便将心头这些无端的联想抛开,重新投入到喜悦之中。往后的日子,他的想法似乎被证实了,燕赤霞普普通通长大,并没有表现出一丝异常之处;整个世界也风平浪静,未曾听过鬼怪传说。如此一来,燕然就把那些想法抛得更远了。

时光匆匆,转眼便是五年过去。

在这五年里,燕然逐渐长大,又一次站在了八岁的口子上;也同样是在这五年里,燕赤霞逐渐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长到了五岁。

平日里,燕赤霞最喜欢做的事情,并非是爬树掏鸟,而是听哥哥讲各种神奇的故事。什么蜀山剑仙、神雕射雕,他都喜欢听;尤其是有一篇叫做聂小倩的,其中那个降妖除魔的剑仙,竟与自己同名,这更让燕赤霞兴奋不已,恨不能以身代之。

这些故事,自然是燕然的恶趣味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拿弟弟寻点开心,不然就太对不起他那个名字了。燕然就把前世看过的小说电视剧、听过的故事,都团巴团巴,一股脑讲给燕赤霞听。

燕然没有穿越前辈那种变态的记忆力,所讲的故事也大多是颠三倒四,有头没尾的。这样的故事,自然上不得台面,可用来糊弄一个小孩儿,却是绰绰有余。

燕赤霞就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整日里嚷嚷着要修仙、要练武,要成为一代大侠。家里的鸡鸭牛羊,可没少受他的祸害,不是被一巴掌拍飞,就是被撵得满院子逃窜。

为此,燕赤霞也没少挨父母的打;每一次他被打时,燕然也少不得在一旁看热闹。这时候,对燕然来说,故事也仅仅是故事,并没什么特别的。他不曾料到,以后这些故事都会一一发生;而自己所讲的故事,又会给燕赤霞带来多大的麻烦。

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单说眼前,在燕赤霞五岁、燕然八岁的一个秋天,燕大壮在山里猎到了两只貂,便扒了貂皮,准备进城售卖。燕赤霞知道后,也想跟着进城去玩儿。

燕大壮心疼儿子,便答应了他。

燕赤霞从小听哥哥讲各种故事,骨子里养出了一道侠气,有什么好事,并不独享。他能进城去玩儿,也不能落下哥哥。对于县城,前世见过千万人大都市的燕然自是兴趣缺缺,可他抵不过燕赤霞的纠缠,便也只能答应了。

于是转过天来,父子三人起了个大早,告别燕郭氏后,便翻山越岭往秦北县城去。大青村位置偏僻,离县城很远,走了两个多时辰的山路,父子三人才见到县城的城门。当即进城,不在话下。

入得城中,燕赤霞就如脱缰的野马一般,被各种稀奇玩意儿吸引住了。什么吹糖人的,打枣糕的,走江湖耍把式的,但凡是个摊子,他都得去看一看。燕然与燕大壮怕他丢了,只得跟在后头转悠,满脸苦笑。

好不容易等燕赤霞看够了稀奇,就已到了午饭时间。燕大壮找了家相熟的店铺,把山货卖了,这才带着两兄弟来到一家面馆,叮嘱燕然道:“大娃,你和二娃在这儿吃面,我去买点针线盐巴。可不准乱跑,听到没有?”

燕然点头答应后,燕大壮才安心离去。

兄弟二人这便进了面馆,各自叫了面,坐下开吃。正吃得欢时,忽听得外面传来一阵吵嚷之声,二人便齐齐住了筷子,向声音的来源看去。

却是面馆的伙计,正在门口吵闹。他揪着一个干干瘦瘦的老头,向渐渐汇拢的围观众人叫道:“各位,各位!你们都给我做个见证,这老头吃了面不给钱,还想跑!我这就拉他去衙门见大老爷,可不算欺负老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