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大力神童!】(2 / 2)大宋之盖世武松首页

武松也不骄傲自负,虽然宋朝历史上几个状元的文章他全都知道,但是做文章这个东西,武松还是虚心求教,从头开始学。

现代教育教的那些知识不一定适用于宋朝,入乡随俗,想要在宋朝做官,还得按着宋朝的规矩走。

宋朝的科举要从童生试开始,逐层往上考。可靠的题量相当大,以进士考试为例,需要“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题量听上去就让人头疼。

其中以诗、赋、论最为重,这唐诗宋词武松读了不少,原本想着有什么捷径,把现成的诗往上一怼,可惜这时代之后很少有出类拔萃的名句了,他总不能把西方的诗歌抄现成吧。这方面他还得多做准备,武松六岁吟诗作赋,那些被传的神乎其神的诗句都是他小试牛刀的草稿。

所谓帖,就是帖经。和现代的默写题一样,出题范围是些经典书目的经典段落,将前后句子裁去,之给出中间的一两句或一两行,让举子们把前后补齐。墨义就是笔答经义,也就是简答题,一共十道。

除了帖经墨义外,还有三道“时务策”,算是附加题。这三项在进士试中属于捎带脚儿的,答的好加点儿分,答不好也没什么,不甚重要。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附加题在明经科里尤为重要,几乎是这科的考试全部。要不然为啥进士历来看不起明经及第的,就因为考明经大多靠死记硬背,不像考进士那样可以文采飞扬。

武松过关斩将的考了一堆试之后,着实一鸣惊人,如今已经是秀才了,见官不拜,地位也是抬高了一大截,对比起一般人,这已经是相当高地位了。

水浒传里面的那个白衣秀才,王伦。

屡试不第,就连秀才的功名都不是。

如今,就等着四月举行的府试了。府试由知府主持,县试已录取的士子得参加,连考三场。府试还要求五名村里人和一名秀才保举,方能参加考试。府试通过者方可参加院试。

这些对武松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他只要安安稳稳的把考下去就行了。

旁人不知道他的心思,以为他是要奋发图强改变命运什么的,不知道他的野心已然大到了改变整个宋朝。

时间紧迫,武松俯在桌前继续读书。

穿越宋朝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看到许多现代没有保留下来的书,都蛮有意思的,对爱读书的武松来说这可都是宝贝,他看到津津有味,读到精彩处忍不住拍案叫绝。

他这一掌拍下去直接爆发出一阵巨响,武松皱了皱眉,淡定的叹了口气,找了个地方把书放好。果不其然,桌子被他一巴掌拍塌了。

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力量。

让武松稍微头疼的是,他这个神童的技能树被点歪了。

武松八岁的时候,有一群土匪来打家劫舍,这也是群不入流的土匪,武松家看着都穷,也不知道他们想抢什么。

估计也是欺软怕硬,大户人家有家丁护卫,而武松家却是墙都漏风。这群土匪们想着,再怎么也是个神童,这么多达官贵人出入,总该有些钱的。

可惜两样他们都猜错了。第一,武松家是真穷,就武大郎卖烧饼那些钱还不够花的,就算是上山打猎,弄来的肉类也不够武松吃的。第二,武松家可不是好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