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七章 唐氏兄妹(1 / 2)第十代的生涯首页

元通二十五年,天下格局大有改变。

云国的精兵简政已基本完成,所留的三十七万兵马全是悍战老卒,军费与军粮的递减让云国内政建设更趋妥当,国库呈饱和充盈状态。

七月初六,武庆王君前奏对。

云皇宫,凌云殿。

香炉焚烟,落子棋盘。

“不下了!朕到底是老了,没那么多精力了。”白发苍苍的姬宣起身返回龙椅,皇帝这个位置是一把双刃剑,获得至高权力的同时,也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云皇和武庆王是同年生人,相比看来蒙天白的鬓染微霜更显年轻。

“陛下正值壮年,何必忧虑。”蒙天白将黑白棋子一粒粒放入玉制棋笥中。

“哈!蒙弟何必自欺欺人呢?朱炎兴死了都快六年了,前年耿立佥也死了,朕怕是也……”

“陛下!”蒙天白制止了姬宣,虽然二人都心知肚明,但这种话还是最好不要说出口。

“蒙弟,你说朕算一个好皇帝吗?”姬宣现在经常会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这一生为国家殚精竭虑,只求落下一个万世美名。

“堪比文太祖,武世宗,乃云国当之无愧的中兴之君。”蒙天白给予了最高的评价,这并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姬宣真的做到了这一点。

“是吗?还记得当年朕从父皇手中接过江山之时,云国土地不过六州,人口仅有一千余万,朕先诛权臣,后杀阉宦,开云国轻徭薄赋之先河,继而任用贤能之士,九出北境,从伏都一路打到了武庆城,灭了食月数百万人,一度将土地扩充为天下之首,治下百姓达到三千余万,这算是对得起祖宗了吧!”姬宣所述的功劳有不少是属于武庆王的,但姬宣是皇帝啊!在他在位时期所有的功绩都可以归结到他一人身。

“陛下,您还有一件彪炳后世的大功呢!”

“哦!对!精兵简政,七年!整整花了七年的时光啊!这算是朕给太子最后一份保障吧!蒙弟,这七年你辛苦了,本应该将你放在沙场的最前线,却让你管起这无聊的军政。”姬宣心中觉得还是有些浪费,如果精兵简政有第二个人选,姬宣不会将武庆王放在这个职位,因为他天生属于沙场。

“陛下,这你可就说错了。老臣这辈子最自豪的事并不是灭食月,而且这七年的精兵简政,有了这份基石可以保障云国百年无忧。”蒙天白笑道。

“话虽如此说,但朕这七年似乎过于平淡了,乔州和誉州的收复也该着手去做了,朕希望最后看到一个完整的云国。”姬宣还在心念二州失地。

“陛下,老臣本不该扫您的兴致,但乔州和誉州暂时动不得啊!”蒙天白摇头说道。

“这是为何?难道朕还会怕他们不成?”姬宣突然间正襟危坐,多年位者的气息显露无遗。

“陛下,这就是代价!云国精兵简政的代价,这七年不仅云国在发展,常皇和李小儿也在发展。常国如今堪称天下第一国,而李小儿与戈狄通商时日已久,全境十七万兵马中有七万是骑兵,这个数量不容小视啊!更何况二人暗通款曲,天下皆知。动一方,另一方必定驰援!云国刚刚建立的繁荣景象不能拖入这泥潭中,江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蒙天白评价的十分公允,并没有吹嘘己方的实力。

“江国啊!朕的四妹去年也在江国病逝了,中原之地已经不称国了,刘氏几千年的基业要断送在这两个不孝子手中。武庆王,那你说朕现在应该怎么办?总不能被常寒两方势力束缚手脚吧!”姬宣心有不甘的说道。

“很简单,往北打!打戈狄!李小儿这几年给戈狄人喂了无数银两,这块肥肉谁抢到就是谁的!而且李小儿绝不敢与戈狄联盟,这中原大义的名号已经压死了多少辈英雄汉,他只要敢暗中做手脚,陛下大可将此行为公诸于天,除了常国之外,李小儿可还有立足之地否?”

外族与中原人的矛盾早在大天朝时期已经开始了,这是埋在中原人骨子里的厌恶感,只要李开花敢踏破这条防线,莫说是其他人的口诛笔伐,就连燕人都会唾弃李开花,毕竟燕人死在戈狄人手中的实在太多了。

“蒙卿可否能灭戈狄?”姬宣问道。

“戈狄的根基比食月更深百倍,不过老臣有信心,再打下三州土地不成问题!”蒙人屠对北境的蛮人从来不会心慈手软。

“好!武庆王听令,朕授你全军节制权,凡所行军旅皆可便宜行事,蒙弟,决不能让朕失望啊!”姬宣一般皇帝更加大度,对生死也并无奢望,他只想看到这最后的谢幕烟花,弥补他七年前的丑陋败战。

“老臣领命。”

……………………………………………………

肥石州,泥岭官道。

左右黄龙旗开道,中间可见八马并驾的锦玉车,百卫士个个雄武有力,好一幅皇家出行之景。

锦玉车右侧跪坐着五位婢女,左侧一位小少年抱着一个小丫头,二人都穿的是莽龙袍,哥哥名叫唐熙豪,妹妹闺字唐熙杰。

这二人的身份可了不得,在这常寒同盟可算人中龙凤。

“玺哥哥,他们在干什么呢?”四岁的唐熙杰是第一次出常皇宫,对外面的事物充满了新奇。

“雯儿,这叫劳作,民本耕田就是此意。”八岁的唐熙豪对妹妹十分疼爱,说话时都尽量压低声音。

“好久没见到父亲了,雯儿好想父亲啊!”虽然李开花每隔半年都会去一趟常皇宫,但这种陪伴对孩子来说还是太过短暂了。

“是啊!”

唐熙豪生平最佩服之人就是父亲,自从学了诗书文字之后更是如此,比起唐武陵的功绩,李开花的徒手起家,自造豪门对孩子来说更有冲击力。

“皇兄,你见过二娘吗?她是不是长着尖牙利爪?”唐雯儿小手比划的姿势,略显可爱。

“当然不是了!二娘很和善,为人很好,你最爱吃的猴儿果都是二娘送的哦!”常国皇子想要任何东西都不是难事,所以赫连玉瑶别出心裁将海外种植的果树送到常皇宫,共结姊妹情谊。

“那是不是能见到莹姐姐?”

“当然了,莹儿就住在父亲府。”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住在父亲家中。”

“可以啊!这次我们就住三个月,如何?”

“玺哥哥最好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唐熙豪比平常孩童更加早熟,也许是身在皇家的缘故让他明白亲情的不易,莫说是父亲母亲,就连自己和妹妹都有争斗,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常国的皇位不止他一人可以继承。

时至傍晚,兄妹二人到达了肥石府,李宏还在忙碌正事便听见门外儿子的喊叫声。

“父亲,玺哥来了!”

李熙润,小名铎儿,七岁的他天生有一副大嗓门。

“好!就来。”李宏放下文笔向内院去走。

院中,兄弟二人已经切磋起了武艺,只可惜二者都学艺不精,很快变成了相互搂抱摔跤,唐雯儿坐在棉榻看着两位哥哥的滑稽行为咯咯直笑。

李宏到没有理会兄弟二人,而是直径走向唐雯儿,将其高高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