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一桩旧案(1 / 2)佳州重案之苦雨首页

这桩与武国清案作案手法类似案件的资料,是专案组组员在档案室成堆的纸质材料中找到的,尚未录入电脑系统。钟胜利和厉建、萧子义赶到档案室时,几个找资料找得满头汗的组员都面带喜色。

“钟支,你走开没多久,我们就找到了。你是福星啊!”一个组员开起了玩笑。

这桩案子二十一年前发生在佳州市下辖的中裕县,原始案卷在中裕县公安局,存在市局档案室的是一份不到十页的报告材料。此案至今未破。

1990年5月22日,中裕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到报警,城关镇东七巷民房内有人被杀。派出所、刑侦大队民警很快赶到现场。死者是租住在东七巷32号的章金宏,36岁,在县城小商品市场摆毛线摊位。章金宏被绑在椅子上,胸口被刺一刀而亡。警方经过勘验确定,凶器是章金宏平时备着防身的一柄弹簧跳刀。除此之外,现场没有提取到其他物证及痕迹证据。中裕县警方进行排查,没有找到目击者,几个有嫌疑的人员经过调查,也都被排除了。

钟胜利仔细看着几张案发现场的照片,低头沉思。

一个组员在旁边说道:“我看,这案子和武国清被害案也不是十分相似。武国清是被割颈,而这个章金宏是被刺中心脏。”

“依我看,两者类似程度很高。”厉建说,“捆绑被害人、用被害人自己的利器杀人,都十分一致。至于割颈和刀刺的不同,我看可以这么理解:章金宏被杀时已是初夏,被害人穿得很少,是一件长袖衬衣,凶手便于准确命中心脏要害,并且刺入足够深。武国清被害时,气温不高,加上湿度很大,他还穿着厚厚的毛衣和呢外套,凶手要用西瓜刀刺中心脏并且致命,难度极大。”

“还可以这么解释,”萧子义补充道,“假设这两个案子的凶手为同一人,那么凶手在二十一年前还是身强力壮,足以狠刺一刀致人死地,到现在体能应该会有较大的减退,所以采取了割颈这种不需要较大力量的方式。”

“有道理。”几个组员都点头赞同。

“阿建,你给中裕县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当年办这个案子的人还在不在。”钟胜利说。

厉建走出去打电话。钟胜利又把材料看了一遍,“二十一年前,我刚进警校,难怪从来没听说过这个案子。”忽然,他想到了王一清,这个老刑警应该对这案子会有印象。

“中裕县局办公室的人说,他们马上把当年的办案人员找到,案卷也马上给我们找出来。”厉建走进来,“他们说,如果我们急需,可以派人立即把案卷给我们送来。”

“不必了,”钟胜利说,“我和你现在就去一趟中裕县,快去快回。”

“好。我也是这么想。”

走之前,钟胜利轻轻跟萧子义说了句“盯紧点”,萧子义会意地点点头。

厉建开车出了佳州城区,上高速,下高速,不远处就是中裕县公安局。没遇上堵车,整个路程只用了一小时零几分。

中裕县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齐大芳已在等候,将钟胜利和厉建迎进自己办公室,章金宏被害案的整套案卷已经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两位大神探,忙得不得了吧?”齐大芳问道。

钟胜利苦笑了一下,“碰到大案,谁不是这样?”

没顾上喝水,钟胜利和厉建就翻看起厚厚的案卷。齐大芳不打扰他们,走出办公室打电话。过了一会儿,他走进来,“两位,负责这个案子两个最主要的人员,一个是当时的刑侦大队长老杜,前年去世了,另一位是当时的大案队长祁国荣,去年底退休。我让人去接老祁了,大概半小时后能到。他记性很好,心里也一直挂记着这个案子,待会儿应该能跟你们说很多。”

“好,感谢。那我们接着看案卷。”厉建问道,“齐副,你呢,你对着案子有什么印象?”

“当时我在部队侦察连,还没转业到公安呢。”齐大芳说,“你们先看着,等老祁到了我带他进来。”

将近半小时过去,厚厚的一卷案卷两人总算分着看完了。齐大芳领进来一个人头发花白的壮实汉子,裤脚挽着,鞋子上还沾着红色的泥土。这人钟胜利和厉建都熟,正是刚退休没多久的祁国荣。

祁国荣退休后算是解甲归田,天天都在女儿女婿的绿色农庄里帮忙,忙得不亦乐乎,对武国清案几乎一无所知。厉建就将案子简单介绍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