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传说,
说是在红尘世界的某处,有一间聊斋书屋,里面放着一本《神鬼妖魔录》,记载着神、鬼、妖、魔的命运。
却独独缺少了记载人命运的这一册。
……
日月九州,异于化外。
说的是红尘世界中,日月王朝统领的九州疆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非是化外蛮夷诸国可以比拟。
却说这九州之中的扬州,地处东南,四季气候分明,阴阳谐和,是以域中多青山绿水,肥沃良田,孕育了许多富贵大姓,书香门第。
扬州民间,三教广为流传,尤其以兰若最是兴盛。
昔日有诗人感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说的便是扬州地界,兰若遍地的兴盛景象。
扬州有一郭北县,县上有一姓宁的书生,自幼父母双亡,跟着买酒浆为生的叔叔过活,一日两餐,看着一天比一天长大。
乡里邻居,见着宁书生这样一个模样俊俏的后生,也是喜爱异常,日常里多给予帮衬周济。
这宁书生自小不伺农桑,不爱商贾,专门一心读圣贤之书,几千个日夜下来,倒也让他读成了一个知书达理、文采斐然的谦谦君子。
这一年,又逢州里三年一期的秋闱,宁书生早早的告别了叔叔和乡邻,进州府参加乡试,以求博个官身出路。
三场出来,宁书生自觉自己所做文章,文题切合,不说中魁,但桂榜之上,录个名次应该没有问题。
他心中高兴,便回落脚处收拾行囊,告别了几位同场乡生,往家乡郭北县奔来。
如果这次能高中,那么和小倩的婚事,便能如愿以偿了。
想着慧美兰心的小倩,宁书生的心里便如有一根绒毛在挠一般,喜不自胜,脚下不自觉的又加快了步伐。
本来三日的行程,宁书生并做两天走,进入郭北县地界时,天色已经入夜,山风兮兮,明月在天。
宁书生想着早一点见到小倩,便连夜赶路。
路过清峰山脚时,宁书生想着离此间的兰若寺不远,见寺礼佛,也为小倩求个平安符,送给她做礼物,便饶了一点路,朝兰若寺走去。
入寺的台阶被蓬藁没入,好似很久没有人的行踪了,宁书生心中奇怪,去年里和叔叔来寺里进香时,这里还是人迹不绝,香火鼎盛,如今怎么破败成这样了?
心里越奇怪,就越想弄清楚,宁书生沿着枯草横生的台阶,移步朝前走去,不时要用手拨开蓬藁才能往前行。
好容易来到山门前,只见山门破旧,杂草丛生,兰若石碑歪斜在草丛中,倒像是一处荒废已久的野寺。
宁书生心里震惊不已,透过山门往里面瞧,月光下,寺里殿塔壮丽,巍峨森严。
笃信“君子不以怪力乱神”的宁书生,倒也不觉得如何害怕,越是如此异象,他越要一探究竟。
进得山门来,只见阶前满地树叶,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散发着陈年腐气,像是很多年没有人踏足了。
他转过大雄宝殿,那边有东、西两厢僧屋,房门都是虚掩着。
僧屋的南边,有一间小舍,焕然如新,像似有人居住,此时,小舍窗门紧闭,主人还没有归来。
宁书生又转身走向大殿的东边,亭廊依稀是往日模样,只是已经成残破败絮的景象,阶前的池塘中,莲叶枯萎,杂草里却有不知名的花盛开。
宁书生心里的疑虑越来越重,暂时忘了赶回去见小倩的心思,他守在小舍旁,等待主人归来。
过不多久,果然有一位中年文士打扮的人自外归来,看到守候在一旁的宁书生,露出惊讶的神色,瞬间又恢复平常。
宁书生上前行礼,说明了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