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上朝(1 / 2)我爹李世民首页

听着武媚娘的叫声,李泰心中顿时寒流激荡,事实上李泰显然低估了这首诗对女人的杀伤力。轻轻的拉住武媚娘的手,看着他娇俏的脸庞,李泰笑着说道:“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咱们也该过去了!”

武媚娘点了点头,轻声的站起身子,任由被自己被李泰拉着向外面走了出去。

跟着武媚娘往前面去,李泰的心里面则是在琢磨着那首《近试上张籍水部》,要知道这可是初唐,而不是经历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洗礼的中晚唐,这些诗词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自己以后要慎用,说起来,唐代的诗兴盛,与唐代的行卷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所谓行卷,可以简单称作一种科举文体。唐代,科举中的礼部试不糊名,糊名但用于考中后在吏部的释褐试。

知贡举等主试官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去取。当时,在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人及与主试官关系特别密切者,皆可推荐人才,参与决定名单名次,谓之“通榜”。

因而,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

这首《近试上张籍水部》看起来像是一首闺思诗,其实却不是这样,因为在行卷上,仕子经常将自己比作新妇,将考官比作舅姑,也就是公婆。以闺思诗来寄托自己对考官的敬佩,来展示自己的才学,这样一来既不显得尴尬,也不显得浮躁与献媚。

如果没有这个名字,谁会想到这是一个行卷诗,这就是写闺思的,或者说是闺房乐。

显然,行卷制度促进了唐诗的发展,因为你不会写诗,你甚至连科举都考不上,后世唐清精研的是八股文,大家皓首穷经的去研究八股文了,显然就是考什么学什么,这也是明清诗词不张的原因。李泰没想到就这样一首行卷诗,居然有这么大的杀伤力,看样子以后诗词要慎用。

当然了,慎用不是说不用,而是说你得玩饥饿营销,嗯,饥饿营销才是王道啊!

武媚娘去给阎婉敬茶,李泰自然不好跟进去,如果个进去就显得李泰实在是太回护武媚娘了,这样不好。武媚娘进去之后,李泰就转身回去了,他找到了程敏恒,将自己的那首《近试上张籍水部》告诉了程敏恒,让他传出去。

当然了,名字肯定是不能叫《近试上张籍水部》,李泰给这首诗改了一个名字,改成了《闺思》,这就算开创可一个流派了。

程敏恒拿到诗词看了一眼,表情有些纠结,在程敏恒看来,自己家的王爷前些日子的那首《破阵子》多好,可是怎么又写上这种诗词了?你要写了这种诗词,那么自己私下里面写一写就好了,何必非要传出去呢?这多影响你的形象啊!

李泰看了一眼程敏恒,他当然知道程敏恒在想什么,没好气的说道:“还不快去!”

看着那这诗词走得程敏恒,李泰摇了摇头,要知道随着李泰几首诗词的大爆,现在李泰的诗词那可是硬通货,不少人都在到处搜寻,一首魏王殿下亲自写的字,那简直就是无数人争抢的存在。文人想要得到魏王的诗词,闺中的才女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