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回忆器物这一点,更难的自然就是逐一针对性的憋诗了。陈秀才那是日里憋,夜里憋,宵衣旰食,憋得那叫一个欲仙欲死,形销骨立,整个人都瘦了一圈,黑眼圈上来了,胡子渣也长出了半寸来长。
“钱不是那么容易赚的。”李尘也帮不了他什么,也只能再用这句话来鼓励他。
与此同时,醉仙楼的鱼片火锅也顺利推了出来,不出李尘所料,短短几天之内这种吃法便在婺源县城里传开了,六副火锅日均使用次数达五六次,但还是不够用。
一时间,醉乡楼生意好的不得了。
小舅在城郊租了一处很大的鱼塘,买了数千尾几寸来长的草鱼苗投放到里面去,并请了泥瓦匠把鱼塘周围做墙围起来,在进门的地方建了一间小屋,以便看管池塘之用。
转眼八月过完,便到了九月,天气愈发凉了,院子里的几株菊花开的正黄,秋风一吹,梧桐树叶被吹落几片,在空中飞舞盘旋。
城中的人们添上了夹层的衣裳,如锦褙,轻裘,棉背心……以抵御渐渐沁肌的寒意。
贞娘也给李尘买了一套棉芯兔毛边的夹袄给他穿上。
又过了十来天,重阳节已至。
那天一早,陈秀才又把陈晓鸳送到姑妈家过节,自个早早便进了城,租雇了一辆马车去醉仙楼接李尘。
贞娘一番叮嘱后,才让李尘出门。
前日夜里,李尘拉着她的手好说歹说了好久,终于说服了她。
一个时辰后,马车进入了徽州城内,沿着繁华热闹的街心行了一阵,便在一间门前停着一溜窜的马车和豪轿,阔气无比的府邸前停了下来。
二人下了车,李尘一看,只见门前左右蹲着两只体型硕大,口衔巨珠的威猛石狮子,一块红底金漆门匾上镶嵌着“赵府”两个鎏金大字,左右门沿贴着一副对联,“一门三进士,祖孙六举人”。从大门里往里看,厅高堂阔,布置奢华,里面建筑连绵不绝,瓴檐相连,一眼看不到尽头,看情形足足占地四五十亩地。
鲁老板的宅府与之比起来,差不多就是贫民屋级别的了。
退后几步,再举目一望,便见一座红色木制阁楼从府邸某个位置拔地而起,巍峨高耸,隐隐有直插青天之势。不用说,这当就是那闻名遐迩的文翰楼了。
“果然是名门之家,好生气派!”李尘忍不住惊叹。
“见世面了吧?”陈秀才笑道,规规矩矩的整了整衣衫,带着他便往大门里入。
门口一个衣衫洁净的青衣小厮见了二人,忙迎了过来。
陈秀才递上柬帖,小厮看了看,便热情的迎二人入内。
二人跟着青衣小厮穿过大厅,便看到一处空旷的院落,院落中央竖着一块一丈高,两丈宽,一尺厚的巨大壁影。过了壁影,又进到一处厅子,出了厅子,便是一汪清水荡漾的荷塘,时直秋季,荷花早已谢落,荷叶也枯萎了,一群锦鲤在残根枯叶间戏闹游耍。
沿着荷塘边的抄手游廊而走,过了一处月门,便是一处苏制园林中,只见亭台楼阁,假山池涫,林木成荫,华美可玩。
也不知穿了几回廊,过了几座厅堂,当李尘被绕的差不多的晕头转向的时候,终于到了文翰楼边上的一间客厅里,不再继续绕了。
客厅里摆着两排座椅,一些桌椅上坐着人,正坐着闲聊,吃着茶水点心。
这些人个个肤色华润,器宇轩昂,气质与寻常人大不一样。
见彼此之间的热络劲儿,应该都是相互认识的人,但没有一个是李尘先前见过的。
青衣小厮领着陈秀才和李尘到了两幅桌椅前,说了声“二位请慢坐!”便出了门。
待二人坐下,先前到的人便纷纷望过来,见一个陌生人带着一个陌生的小孩进来了,均感到惊讶,暗想:“此二人从未见过,是何许人也,竟然也成了赵二公子的座上宾?”。
陈秀才照例含笑着对人点头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