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昌盛后来跟叶秀枝说,一是水果批发市场比蔬菜批发市场要近,就在市区里,进货交通方便,也没那么累;二是水果的利润比蔬菜高,有的品种也耐放好储存,赚的也不差;三是当年卖水果就在街头巷尾挑担子、摆车摊就行,游击摊是常态,经营更灵活,哪里人多去哪里,不像卖菜一般只在菜场和周边,还有摊位费的租金成本。
批了些货做试探和比较后,叶秀枝夫妇就正经做起了水果生意,有时各挑一个摊,有时合在一起,遇见城管就躲,实在躲不过就交罚金,但收益也很可观。
一年后,马书春、孙昌盛两人生了男孩,白里透红如同苹果一般,老乡亲戚们给他起了小名“孙水果”,大名反而没人知道。
马家搬到花桥的大约一年后,武汉市将花桥一带的城中河……“黄孝河”用钢筋混凝土封了几公里,成为地下河。这河原在武汉郊区,是从邻近的孝感市流到黄陂县的小河流,后来城市扩张,在武汉市区内的河段就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河封了后,这一带河上的两座小桥……花桥与三眼桥也一并拆除了,仅只保留下了这两个地名,封河形成的路命名为“黄孝河路”。
河上成了路,但当时的建设并不彻底,对原来的老河床并非处理好。之后几年间,因地下河的瘀积太多,污泥中的沼气聚集,发生了两次爆炸,形成严重的路面塌陷。
不管怎么说,路通了,黑臭的河不见了,公交车开了进来。两边的居民小区陆续建成入住后,小学、中学、菜场、医院等配套相继完善,生活便利性提高了。
此时,花桥、竹叶山一带大型居民区的规模已现,人口稠密,交通也便利。
居民区中心地带的汉口商业大楼也盖了起来,这是一个五层楼的商场,刚开业及过后好几年生意异常火,一度进入武汉商场销售额排名前十的行列。
商业大楼的客流如潮,楼外侧面惠济一路的夜市一条街也是人流如织。惠济一路的夜市买的主要是服装,也有家用小电器和电子产品,比如电话机、BB机、台灯什么的。尤其是服装摊多,买的多是流行款式。也有款式特新潮的,比如乳白色的两件套西装,一问往往标榜是正宗日韩和欧洲进口货。多年以后才知道,这所谓“正宗进口”有极大可能是外国洋垃圾,从洋垃圾中挑选出的二手旧服装,只不过洗涤、整烫和翻新过。此类服装的布料大多是化纤的,洗涤、整烫如新,款式又新潮,加之价格不贵,只要你敢大胆穿、大胆问价和还价,就有人会大胆地买给你。
当然,任何年代,吃货总在人群中高居榜首。因而商厦对面自发形成的小吃夜市街也就灯火通明。烧烤摊、小炒摊、卤煮摊、煨汤摊、炒粉炒面摊鳞次栉比,通宵达旦,油烟滚滚,人声鼎沸,让两侧楼房的居民苦不堪言,多次找电视、报纸投诉。
这一带仅菜场就有两处,街边路口摆摊做生意的就更多。
那时不知道,进入新世纪后,主营居家生活用品的综合超市会兴起,大型高端商场业态的生意会急速滑落,生意越来越差。
商业大楼开业不到十年,火了六七年后,开始走下坡路,逐年渐渐从上到下一层层地关闭,以至终于关门歇业。歇业几年后,一楼的门面陆续租给肯德基、发型屋、书店、餐厅等,二楼以上则进驻了青少年教育培训机构,之后二楼以上基本以青少年教育为主体,再找不到当年生意火爆的商场痕迹了。
当然,那时马家在商业大楼门前的冰棍冷饮摊点,已不再经营了。原因不是马家不想做生意了,而是做了生意挣了钱未必是好事。当然,不是钱不好,而是人变了,环境在改变人,钱也在改变人。
至于另一家摊子,他们倒是坚持到最后,新世纪后还又营业了几年。直到街道城管办按照上级指示,为了提高市容市貌不再允许街边随意摆摊设点,汉口商业大楼门前只允许设一个书报亭,其他的一律取缔才作罢,另谋他业。另一个摊子的人后来听说也买过水果,也买过蔬菜,再后来大概是搬家了,再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