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是没想到陈王居然会派一个嫡子来请自己,现在的沮授不过是一介小小的县令,还不是后来的别驾。沮授也并非出自名门望族。而今日陈王让嫡子来请,虽然不是那位名扬四海的嫡长子,但这仍旧太看得起自己了。
既然陈王如此看得起自己,沮授没有不去的理由,哪怕沮授其实也不是很看好这位陈王。前去面见陈王并非为了官位,也不是为了名声,而是单纯的投桃报李。你看得起我,我也不会对你不理不睬。
不过来到广宗之后,看到这些陈王治下的军民之后,沮授脸色就变了。
陈王押解黄巾俘虏前往幽州这件事,天下皆知。天下人也都承认,刘宠确实有本事,在这半路上没有出任何乱子,没有叛乱,也没有逃民,这是很不容易的。
沮授本以为,应该是陈王派士卒强制压住这些黄巾的。黄巾和陈国之间势如水火,但是陈王本事过人,压得住。
但是此时眼前的一切,让沮授难以相信,军民融洽,一队衣服破旧的士卒在几位身着铠甲的士卒的带领下,帮助老幼,甚至有一位甲士亲自背着一个小孩。如果沮授没猜错,那些装备好的,就是陈国士卒,装备差的,是降卒。
而那些黄巾百姓,同样是对士卒很是爱戴,被帮助的老人小孩,甚至还端了水给士卒们喝。
这简直不可想象,这个年代,兵和匪往往是会互相转化的,老百姓绝对是很怕士卒,从而远离他们的,大汉不是没出现过一支让百姓爱戴的军队,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但是今天陈王做到了,单凭这一件事,就让沮授对刘宠的看法上升了不知道多少档次。沮授也从刚开始的单纯地来看一看陈王,变成了考察陈王是否值得自己投靠。
而那些降卒同样是让沮授非常吃惊,按照沮授原先的想法,陈王治下矛盾最大的就是降卒与现在的士卒了,毕竟双方几个月还在打生打死。
但是看到现在,沮授没有看到降卒同那些陈国士卒发生争执。虽然不少陈国士卒对黄巾降卒有点冷漠,但是双方总体来说相处的很不错,沮授推测,用不了多久,双方就能彻底磨合。
而最可怕的是,沮授居然看到有两个年轻的士卒居然识字,在教一群小孩子忠义道德,和一些基本的字。
这一切的一切,彻底颠覆了沮授的认知,沮授活了三十多年,去过大汉的许多地方,也见过几个富足的地方,但是从来没见过哪里能像今天的刘宠的治下一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充满了希望。
陈王的治下犹如一个徐徐上升的初阳,与今日暮气沉沉的大汉格格不入。
进过刘胤的带路之后,沮授来到一个很普通的营帐前,告诉沮授,刘宠就在这个营帐里。
这又让沮授对刘宠的评价高了一层,明君不一定不贪图享受,但是不贪图享受的,通常都是明君。
此时沮授已经暗下决心了,哪怕这位陈王只是中庸之才,自己也愿意辅佐他定鼎北方。不过刚有这个念头,沮授就是一阵自嘲,能让这些黄巾如此心悦诚服地跟着自己的,怎么可能是庸才。
守门的侍卫告诉沮授,陈王已经在里面等待他很久了。沮授一边整理一下衣冠,另一边在心里感慨这守门的卫士都不仅威武不凡,还颇具礼数。陈王手下当真是能人义士很多。
守门的不是旁人,正是刘征的亲卫营的统领典韦。那能不威武吗?而且进过刘征一年的培养,典韦也是识得了不少字,得了很多礼数。日后也未必不能成为一员大将。
来到营帐里面之后,沮授终于看到了自己很感兴趣的陈王,当真是气度惊人,沮授侥幸远远地见过一次皇帝,然而沮授现在比较起来,陈王身上的气势比皇帝高强得多。同时,沮授也看到了刘宠身侧的一位与刘宠神似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