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汉道衰微贬真龙 终南毓秀隐高士(1 / 2)超级汉朝首页

高祖皇帝刘邦建立汉朝,废除前朝苛政,而沿用其制度。萧何为丞相,再制定汉朝制度,休养生息。曹参继承萧何定制国策,无为而治,萧规曹随,传为美谈。数十年后,大汉民殷国富。于是孝武皇帝用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大破之,追亡逐北,封狼居胥。大汉赫赫武功,威震亚洲。

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善骑射,几乎全民皆兵,控弦之士数十万人。其勇猛彪悍当世无双,战斗力之强无可匹敌。而几为汉所灭。其残余逃亡大漠深处,痛哭流涕,哀伤作歌唱到: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孝武皇帝又用大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略,统一思想文化,于是儒学昌盛繁荣,前所未有。促使汉朝成为远近闻名的诗书礼仪之邦。

汉传国200余年,王莽趁乱篡位。光武皇帝起于昆阳,又扫平海内,重建大汉,柔治天下,大汉再度强盛。班超通西域诸国,皆敬服汉之威名。汉将窦宪再度北击匈奴,灭之,随军名儒班固作《封燕然山铭,刻石勒功,以传后世。

衣裳之美谓之华,文章之美谓之夏。华夏意为衣服服饰和文化思想都很优美的国家和民族,而汉朝当之无愧。于是后世华夏与汉并列,汉即华夏。

我堂堂大汉王朝雄踞东亚,以恩威镇服四夷。大汉强盛之威名,海内传扬。依照《尚书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汉以此为根据定天下版图,设立十三州刺史,即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州、司州。州以下沿用秦郡县制,并配以分封郡国并行的行政制度。

如此便雄踞东亚成为超级大国,引领当时世界风骚,令人仰慕之,称羡之。

大汉王朝如此光辉灿烂,持续百余年。不幸天道有变,盛极而衰。在汉末帝即位之时,大汉的辉煌已经消退多时。

朝政日益腐败,外戚与宦官把持朝政,忠良尽皆罢黜。末帝为宦官朱糟等所立,而太后之兄张莽为大将军,把持朝政。

朱糟自幼进宫为内侍,伺奉先帝,得宠进位。其人阴险毒辣,专擅恶意谄媚之事。先帝昏庸,喜其逢迎,听之任之。朱糟遂为所欲为。有不顺意者,轻者在皇帝面前进言谗毁,贬黜京师,重则栽赃陷害,罗织罪名,下狱治罪。群臣皆畏避之。于是忠良渐渐退避,而在朝者,多是逢迎朱糟之流。泾阳劣绅牛腾达以钱数千万贿赂朱糟,得以官升长安令。先皇帝驾崩,朱糟与张莽合谋废太子,而立先皇帝幼子末帝。先皇帝在时,朱糟为太子所恶,深以为恨,即数度于先皇帝之前贬损太子,以至于先皇帝一度欲废太子而立幼子,然事情还没实施,先皇帝即病笃。先皇帝驾崩后,朱糟等

暗中不许太子吊丧,不久即构陷太子不孝,削其爵位,贬至梁州西城,仅封金州数县贫瘠之地为食邑。

大将军张莽出身微贱鄙陋,不学无术,本在长安市买酒开赌为业。而其妹有国色,选秀进宫伺奉先皇帝,得先皇帝宠爱,后加封贵妃。其兄张莽亦赐金封侯。张莽虽精明而无学问,朝中多轻视。正直之士耻与为伍。张莽深恨之,于是勾结朱糟,两人沆瀣一气,仗着皇帝撑腰,结党营私,构成势力,愈来愈飞扬跋扈,进而发展到把持朝政之地步。在朝中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先皇帝不辨忠奸,居然加张莽为大将军。

而张莽与其妹张贵妃欲立其子为太子,遂勾结朱糟,数次栽赃诋毁太子,先皇帝昏庸,诋毁次数多了,不信也信了,于是不顾群臣反对,欲废太子刘建夏而立幼子。然还未施行不久即病不起,驾崩。朱糟即与张莽等党立张贵妃之子为帝,是为汉末帝。末帝时年十六岁,性孱弱,张贵妃进位皇太后,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而实权则由张莽、朱糟二人掌握。正直之臣虽怒,然满朝都是张、朱势力,也无能为力而已。

末帝即位,封赏张、朱等人,又大赦天下。诏各地州牧刺史各安守疆界,勿得纷争。宗室郡国王侯诸人安心就国,不必来朝。

却说前朝太子刘建夏,喜读书抚琴,结交名士,不爱声色犬马,正直而有人主之器。在太子之位十年,最终为宵小所不容,奸人所嫉恨,罢太子之位,削其王位,贬黜京师,于古梁州之地,汉中郡上庸为西城侯。上庸山川险峻,土地贫瘠。道路艰险,几近与世隔绝。太子被贬,时年三十三岁。朝廷令即日起行,不得延误。太子于先皇帝灵前大哭一场,又祭奠拜别其母陵墓,哭了数场。然后素衣墨絰,单车白马,带了几个从人,出长安往上庸去了。

太子一行欲过秦岭,行至终南山中,太子心中愁闷,在马上观看终南山景,以略排遣其愁绪。只见山林茂盛,泉谷清幽,正是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太子正走间,忽有琴声入耳,悠扬婉转,声细若游丝,然而其音绵绵不绝,虽弱而力道直入耳鼓。太子惊讶,问随行道:“你们可曾听见琴声?”众人疑惑,说:“没有声音,殿下何以听见?”太子说:“你等且住,待我细细听之。”

于是众人停住步伐,勒马不前,屏吸竖耳听之。良久,果有一缕琴声入耳,众皆惊疑。太子马上笑曰:“此乃《梁甫吟也。听其琴声悠扬古朴,必出自高洁之士。你等且留意,此山中附近必有隐士,容我拜访之。”

太子喜读书抚琴,通晓音律,所以识得此曲。今在贬谪途中,心情愁闷,而骤然听见此曲,恍惚见又觉得或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