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孤城扬州(1 / 2)南宋挽歌首页

德祐元年十月,蒙元丞相伯颜入临安,留元帅阿术驻扎镇江以阻淮南军,为其护住后路。

阿术帅军久攻扬州不下,于城外建筑工事,干脆把扬州围起来——外面的进不去,干脆里面的也别想出来。

这就是阿术的性格,谁让他不舒服,他就让谁不自在。

处于长期围困的扬州,很快就出现断粮,冬天,城中食物吃尽,开始有人因为外出寻食而饿死街上。

时至如今,饥荒已经侵蚀到人们的灵魂之中,很多人不想饿死,干脆奔赴濠水自杀。

每天在濠水自杀的,便有数百人,而步行死在去濠水的路上之人,则被街道旁双眼泛红的恶鬼分食。

李庭芝如今也是枯瘦模样,他每天最爱的两件事一个是在城墙上看远处的阿术大军,还有一个就是看濠水边自杀的众人。

他一直在思考,人既然有赴死之心,为何不能升华成勇猛与无畏呢?与其死在水中,为何不拿着刀剑杀向敌军呢?

这个问题深深的困扰着他,让他在这个漫长而又冷酷的冬季坚挺的活了过来。

对他来说,赴死很容易,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忠君爱国。

但是,带着一城崇敬自己的人赴死,这压力就要时时刻刻煎熬着他,所以这个冬天,显得格外的漫长而又冷酷。

抖抖手中的信,李庭芝枯瘦如鸡爪般的手指在信上滑过。

这是益王给他写的信,信使两个月前到的,内容很驳杂——那个时候的赵昰还没整理出什么计划。

信中提到了他们可能面临的惨状,并且提到了一种叫做蔬菜大棚的在冬季种植粮食的方法。

李庭芝抱着尝试的心态进行了种植,效果很好,只是还没有粮食产出。

除了这些,信中提到他推举的夏贵,按照益王的说法:夏贵制置使恐晚节不保。

初收到这封信,李庭芝觉得益王疯了,作为一个王爷,贸然联系守军大将也就算了,居然还狂妄的去评价一个战功赫赫的老将。

克洛阳的是谁?解寿春之围的是谁?援救高邮的是谁?怀远固守百余日的是谁?收复寿昌、涟水军、东海军、海州、大败元军于黄州的又是谁?

夏贵的生平功绩写成竹简,比益王还沉、还高,这样荣誉跻身的老将军,岂是一位闲散王爷可以评论的?

然而,随着死守扬州时内心的煎熬越来越严重,随着蔬菜大棚内的种子破土而出,他犹豫了。

夏贵老将军也会投降么?

然而夏贵老将军投不投降他还不知道,但临安投降了,就在前几天,说是小皇帝跪在临安城前,卑躬屈膝的乞活。

想到这事,李庭芝又疑惑了,他望着眼前的濠水,望着忍不住饥饿跳入其中的扬州百姓,就是想不明白——活着就那么重要么?

“知州,有朝廷旨意。”身着盔甲的姜才大步走上前来,打断了李庭芝的思索。

与李庭芝不同,姜才身材魁梧,并未因为城中缺粮而瘦弱,这是李庭芝的命令——所有粮食优先军人。

李庭芝起身,枯瘦的身体却随风摇晃了一下才站住,姜才赶忙上前搀扶。

“哈哈,显得有些老了。”李庭芝扶着姜才起身,开玩笑道。

姜才暗暗抹泪,他一日不曾饿到,知州却一日不曾饱食。

众人来到城墙上,只见阿术勒马站在一箭开外,身边跟着一些身着宋官服的奉使。

“太后和官家,有什么旨意么?”李庭芝有气无力的喊道。

“你们大宋官家已经被我们大汗封了瀛国公,你这个叫法不对。”阿术不等奉使说话,自己先说道。

李庭芝远远看了他一眼,站在城上连连摆动手笔,宽大的衣袖仿佛在扫除一只扰人的苍蝇。

“李庭芝,你敢辱我。”阿术怒吼,连连挥舞手中长枪,一双鹰眼狠狠的望着城墙上的李庭芝。

李庭芝还是不回话,只是轻挥衣袖。

“元帅,还是让我等宣布太后旨意吧。”奉旨使说道。

“宣。”阿术怒喝。

“太后旨意,蒙元仁义之军,责令李庭芝弃城投降,不得有误。”

旨意很短,显然太后和瀛国公没有什么更多的话想说。

“我奉诏令守城,却没有听过奉诏令投降的,你回去吧,再向前,便射杀你。”李庭芝在城上回道。

姜才在一旁拿出弓箭,只要奉旨使上前一步,就行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