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毅呵呵一笑,高伯逸为什么要跟他说这么多呢?难道窦毅是傻子,不知道齐国打来了,特别是高伯逸带兵前来,自己要躲远点么?
如果高伯逸不了解自己,那何苦跟他结下儿女亲家呢?
高伯逸在信中说的那些话,不是要说给他窦毅听的,而是要说给现在态度暧昧的关中世家听的!
京兆韦氏,京兆苏氏,关中窦氏等等等等,这些汉人世家,他们站在哪边,往往就决定了宇文邕手里还有多少底牌!
高伯逸跟这些世家并无交情,他没有渠道跟这些人“接上头”。或者说,贸贸然派人去送信,一方面显得没有诚意,另一方面,也很难取信于人。
你能说什么呢?大家都是敌对的立场,你高伯逸还是河北世家扶持起来,在前台充当门面的“打手”,将来这个国家还能不能你“说了算”,都要两说!
大家又不熟,我们自然要选择相信宇文邕,而不是相信你这个连皇帝都不是,随时都有可能跌入悬崖的人!
窦毅几乎是在一瞬间,明白了自己的地位。
一个可靠的“中间人”,一个不会反手给高伯逸一刀,信得过的中间人。
至于给的好处,除了未来可期的“高官厚禄”外,恐怕,高伯逸还会放过襄阳公主这一脉的宇文氏族人。
算是给足他窦毅的面子。
如果拒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齐军入关中,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了。窦毅自己跟老婆自保当然无碍,可是窦毅不敢想下去,他相信,高伯逸绝对做得出来。
比如说,一个不小心,手下某个人“误会”了高伯逸的意思,“不小心”开了杀戒。
这样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玩习惯了,大哥别笑二哥。
窦毅长叹一声,将案头的一本账册摊开,上面用朱笔写下的字,触目惊心。这件事他还没有跟宇文邕说,不过朝中已经有很多人嗅觉灵敏的官员察觉了。
齐国,在大规模走私棉布和棉被,换取周国的粮食!
而周国国内的某些官员,甚至是世家,对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对方棉布的价格,比周国自产的棉布,还低不少。
更不要是温暖的棉被,乃是过冬的必需品,就问你要不要?
低价走私棉被,然后,将棉被和棉布,以借贷的方式,高价交给自耕农和佃户,让他们好过冬,然后让那些人用粮食还债。
最后,再用这些收来的粮食,跟齐国的走私商换取更多的棉布!这其中的差价去哪里了呢?窦毅不知道,或许是边关某些人手里,或许是关中某些世家手里。
但唯独不会在宇文邕手里!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超过一年,到了现在,周国已经要收不到粮食了!自耕农的余粮,已经没有了,不能提供给国家了,全部被世家收走,换回了过冬的棉布棉被!
你不能指责这些人无脑,他们只会选择自己最需要的东西。真正黑了心的,则是那些世家中人,以及周国的某些官僚!
其中就很有可能包括窦毅本家!
所以这次宇文邕专门派窦毅来,督办长安周边的粮食回收,其实也有“打击走私”的意思在里面。要不然何苦在周边聚集如此多的府兵?
搞得像是要剿灭叛乱一样!
“唉,比较起来,两人的手段,不在一个水准。”
窦毅失望的摇了摇头,宇文邕做事的方法太粗暴了,他这次让自己领兵,说白了,不就是去关中世家家中“劫掠”一番么?
至于借口,“通敌卖国”应该够了。
关中的某些人跟齐国人打得火热,赚取了黑心钱,说他们“通敌卖国”,倒也真不算说错!
窦毅脑子里出现了很很暴力的画面,齐军攻破关中,自己还在军中,而长安的老婆,则是被世家的人抓住,然后扒光衣服,轮流伺候。
来报复今日他带兵去各大世家家中“讲道理”。
而事后,高伯逸也奈何不得这些人。
哪怕他们不做这样的事情,将来,自己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至于那份婚约,呵呵,古代的婚约,不就是这么回事嘛。
不能给家族带来利益的婚约,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现在他就是要受夹板气,正面有关中世家,反面是宇文邕在催,还有个高伯逸,隐隐威胁。
当个人,挺不容易的!
这段时间,窦毅感觉身心俱疲。一个男人,要是只有自己一人,那日子简直潇洒快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然而你若是有了女人,有了孩子,那等于是有了牵挂,不可能像从前一样随心所欲了。
窦毅又拿起高伯逸写来的这封信,面露苦笑。
催粮,还是要去一下的。不过呢,倒是可以悄悄跟那些人打个埋伏,不要做得太明显了。作为“利益交换”,他们也应该会交出一些粮食来。数量不会很多,但是绝对够交差。
如此一来,自己是赢家,那些世家也是赢家,高伯逸更是大赢家。
唯一的输家,只有宇文邕了。而且他还很可能察觉不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窦毅心中微微有些惭愧。这位大舅哥对自己着实不错,可惜,形势比人强。
倘若齐国很弱,如同落水狗一般,需要时刻担心周国会不会发动灭国之战。那么哪怕高伯逸亲自前来,跪在那些唯利是图的关中世家面前舔。
也很可能不会有什么成果。
说到底,还是周国太弱了,已经弱到了人心思变的时候,众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在的周国除了那些死硬顽固以外,谁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
“人心,真是可怕啊。”
窦毅还是说服了自己。而且他相信,很多人,特别是权贵们的道德底线,恐怕还远远不如自己!他都在很多事情面前动摇了,那些人,只怕会很愿意跪舔高伯逸,直到把对方舔舒服为止!
他翻开账册,在几个用朱笔写的名字后面,画了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