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救灾之法(2 / 2)贞观年少首页

李世民被噎住了。

杜如晦朝李世民歉意的笑了笑,说道:“二郎,你不用管他,你说你的,我听着,说说自救之法。”

独孤武摇摇头:“还是算了吧,你若实在想知道,等会儿去了我家,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

“无妨,你现在说也是一样的,救灾如救火,早一刻知晓,便能多救下一人。”

“不错,有计策便说。”李世民起身走到杜如晦旁边,大马金刀的坐下,“山东旱情,关系整个天下,作为陇西李氏子弟,我虽不认同你的说法,却也想听听你所谓的自救。”

掩耳盗铃啊,这戏演的也太假了,不是都说李世民会演戏么,这演技比自己母亲都差远了。

看着殷切的杜如晦和李世民,独孤武叹了口气:“且不说山东士族私下敢不敢对赈灾粮草懂手脚,就说朝廷的赈灾之粮何需要多少时日才能运往山东各州,路途之中又会消耗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又能解救多少灾民?

我跟你们算笔帐吧,以二十日为限,在这二十日之中,以运粮队伍每人每日吃半斤粮,一千人运粮队伍便是五百斤粮,二十日便是一万斤粮,一万斤粮食若在山东混合糠麸熬粥,至少能保证几千人饿不死吧。”

李世民赞同的点点头,杜如晦叹了口气,“不仅几千人啊,运粮队伍每人每天不止半斤粮啊。”

“这就是一个换算,你别计较太多。”

独孤武拍了下杜如晦,继续道:“既然想到从长安各地征收和购买粮草为何不转换一下思路,在山东各州就近购买呢······”

李世民打断道:“你小子等等,你小子莫不是忘了山东大旱了,若是山东有粮,何用朝廷赈灾。”

“山东有这么大,总不可能全部地方都受了旱灾吧,总有地方没有旱灾的,而且山东周边也能购买,为何偏偏要从长安各地调集粮食到山东赈灾,难道就不能派大臣拿着钱财就近购买粮食?”

“此法确实不错,能省下不少的粮食。”杜如晦捋了捋胡须,有些得意的望了眼李世民。

“确实不错,称得上良策。”

“这也能叫良策?”独孤武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李世民了,这良策也太不要钱了,是个人也能想到吧。

李世民愣了一下,问道:“你小子还有其他良策?”

“何为自救,自然是让山东下属所有人自己救济自己,渡过灾年,并非一味指望朝堂的救灾之粮。”独孤武意气风发,决定好好给李世民和杜如晦上上课。

“二郎,你且等等。”杜如晦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独孤武今日说出的办法或许会成为大唐将来的救灾之法,沿用后世。

“咋了,还说不说了,不说我吃饭了。”

“你等等。”

杜如晦起身走到柜台边,让牛通拿出笔墨纸砚,研好磨提起笔才开口道:“二郎,你接着说。”

“没那么重要,不用记。”独孤武很谦虚的摆了摆手,心里其实乐开了花,这要是杜如晦最后署名独孤武所言,这就是流芳后世了。

“二郎你说你的。”

“那行吧。”

独孤武砸吧了两下嘴,正色道:“山东旱情严重,但河流众多,河流定然没有断流,从河流汲水浇灌农田是首要任务。”

“你知道浇灌一亩田地要多少水么,百姓总不能天天去挑水吧?”

“我说你是真蠢还是故意为难我,筒车知道么,前隋便有的东西,虽说只是用于山野之间,不适用与大江大河,但是把它增大不就行了,制成适用于江河的大小不就行了,原理都是那个原理嘛,你要是再打断我,我就不说了。”

借机骂了句李世民,独孤武心里爽了翻天,不是因为其他任何原因,就是那种作为屁民能借机教训教训当今皇帝的心理。

“你说。”李世民冷哼一声。

“除了灌溉农田之外,朝廷应该召集富商富户募捐,所谓募捐便是让富商和富户出钱粮。”

“二郎,自古不与民争利,你所谓的募捐不是朝廷抢人钱财么?”

“非也,非也。”

独孤武摇头道:“所谓募捐并非强制下令,而是本着富商和富户自愿的原则,当然没有任何利益的情况下,富商和富户肯定不会自愿拿出钱粮来。

这便需要官员出面了,一张嘉奖令,或者官员承诺给捐款捐粮的富商富户修建一个功德碑,想必会有不少富商愿意出钱出粮的吧。

而且在富商富户捐钱粮之时,还可以承诺他们行商之时稍微放松一点,从而鼓励他们多捐,当然这个要有名额限制,如此才能激起他们争夺名额。

山东历来便是士族世家聚集之地,这些人家里可不会缺少钱粮······”

“二郎,你且等等,按照你的说法,世家士族可看不上这个。”

杜如晦的意思,独孤武懂,一点小名声和利益能让社会底层的商人心动,但对于处在社会上层的士族而言可有可无,那点声望对他们来说是蝇头小利。

所以独孤武笑问道:“老杜我问你一个问题,山东士族的声望很高,名声很好吧?”

杜如晦点点头,没说话。

“既然名声很好,他们平日里自然也是爱惜自己的名声的,所以说如果商人和富户都捐了钱粮,你说山东士族会不会捐钱粮?如果他们不捐·······”

“是不是就派人暗中宣传士族无情,连商人都不如,就像你小子对付程咬金一样?”李世民打断道。

“不论多强大的世家,在百姓面前也算不得什么,百姓才是这个天下的主人。”

这个天下的主人是李世民,尤其李世民还在场,独孤武说这句话就是大不敬,所以杜如晦连忙提醒道:“二郎,天下的主人乃是当今陛下,并非百姓。”

独孤武有感而发,听到杜如晦的提醒,才想起李世民就在自己身边坐着,天知道十几年后才说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李世民现在有没有这个觉悟。

刚准备开口,却听李世民笑道:“二郎此言不错,当今陛下亦不过代百姓治理天下罢了,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看来二郎也是熟读圣贤书的人。”

独孤武朝李世民竖起了大拇指,刚登基不过一年便有这份觉悟,他打心眼儿里佩服李世民。

不过佩服归佩服,但有有些东西独孤武还是没准备说,依旧接着话题道:“当然,士族也有可能只是做做样子,这就需要一个刚直不阿的人来进行监督了,必须统计清楚士族捐出的钱粮,甚至可以在各州进行宣扬,如此一来便让士族不得不多捐了。”

“二郎,此法却有个问题,若是宣扬出去,便是为士族增添声望了。”

独孤武像似看白痴的看了眼杜如晦,说道:“老杜,你傻啊,你不知道在宣扬士族之前,先宣扬当今陛下啊,可以说是陛下下旨嘛,也能请陛下封赏一下出了大笔钱粮的士族嘛。在这个前提下,受益最多的是百姓,然后是当今陛下,最后才是士族。”

杜如晦若有所思,没说话。

“山东各州富商、富户、士族、世家,加上朝廷赈灾粮食,官员组织百姓以筒车浇灌农田,今年旱灾也能救下不少灾民了。”

“不仅今年,若是按照二郎的法子,今后若有灾情亦能救下不少灾民。”李世民有些兴奋。

“说到底还是得有要粮仓,在各地修建粮仓储备粮食,对救灾才是最好的办法。”

李世民、杜如晦、不知何时站在李世民身后的韩仲良,若有所思。

独孤武面带微笑看着思考的三人,脸上的笑意越发浓烈,老子还有以工代赈这个大杀器没出手呢,这就让三人服了,无趣啊,无敌果然很寂寞。

独孤武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不可自拔,却未发现长孙皇后自从他开始说起救灾之法后,便坐到了另一张桌子上,一直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都未能逃过长孙皇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