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发扬风格(1 / 2)不要妄想首页

“要说丽霞这姑娘真是懂事,要是他们哥几个都能娶上这样的媳妇就好了!”老魏听大力回来说丽霞没提任何要求,高兴地直夸丽霞好。

“你就知道想美事,能娶上一个这么懂事的媳妇我就知足!像你这样的懒货,就该让你遇上几个刁难的儿媳妇,也知道知道世道的艰难,也知道干活不使劲儿的后果。”大鹅一贯看不上老魏那种小眼薄皮、投机耍滑的样子。

“越是这样,咱们就越不能亏待了人家姑娘,应该尽咱们最大的努力!把东边这三间房子的墙壁都彻底刷白,纸窗户都换成玻璃的,地面都铺上清水的方砖,让屋子火亮新鲜的,也像是个新人的家。至于彩礼嘛,去年老李家儿子娶媳妇给了五百,咱们不能比这个少。”大鹅尽可能把事情往详细了打算。

“不能比这个少,那是多少呢?六百不比这个少,八百也不比这个少,一千更多,到底给多少吗?”老魏絮叨着问。

“那就给八百吧,六百虽说也说得过去,但咱们也不差这两百块钱!人家丽霞已经够仁义的了,咱们也不能蹬鼻子上脸!”大鹅拍板说。

大力知道母亲虽然嘴上说不差这两百块钱,其实她心里是知道这两百块钱的重要作用的。两百块钱可以买几千块砖,盖一间房都快够用了;半亩地的小麦差不多也就卖两百块;两百块几乎是一家人全年的消费支出。平时精打细算的母亲不可能不在乎这两百块钱,她只是觉得为了儿子的幸福该咬牙时就得咬牙。

“一切就按妈说的办吧。”大力用简短的一句话把方案确定了下来,他唯一希望的就是婚事能顺利进行,往后好好努力,把欠大家的再都补上。

在准备婚礼之前,还有几件要处理的事。首先,院子里还堆积着刚刚收获下来的玉米,要赶紧包皮晾干才行,否则被玉米皮裹的时间过长玉米粒是要发霉的。

大力突然想起几年前交公粮时遇到的一件事,在公粮收购站排队交粮时,大力前面的一个小伙子刚过完称准备把粮食交手时,忽然被过称的工作人员拦下:“你等等,你这粮食好像有问题,别人一袋最多才八十斤,你这一袋比别人的小,反倒八十多斤?打开,把袋子打开,我要看看!”

那小伙明显有些紧张:“这,这都过完称了,还打开干什么啊?”

“让你打开你就打开,你不开我来开!”工作人员说着就自己动手把小伙子的粮食袋打开了,把手往粮食袋里搅了搅,随后抓出一把看了看、揉了揉,愤怒地朝那小伙子喊:“这就是你为国家种的粮啊,你就拿这种粮食来欺骗国家啊!你看看你的粮食里掺的都是什么啊?碎石子、土沫沫,你怎么不往里面放砖头啊!你给这粮食喷了几壶水啊?这都能攥出水来了!你这粮食不能要,拉回去!弄干净了再来!如果都像你这样,还拿什么去支援国家建设!”

那小伙被一顿教训后十分尴尬,狼狈地把粮食又拉回去了。这小伙也不一定就是故意要掺杂掺假,只是太懒散,懒得及早把粮食晒干,懒得把粮食筛选干净,胡乱收了就拿去应付差事了。

每年都有几户懒人家,粮食收回来就堆在家不管了,等到要交公粮时才赶紧剥皮挫粒,结果送到收购站时不是因为发霉变质,就是因为水分太大被拒回来,还得借粮或买粮来补上应交的公粮。

当然大力家绝对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每年剥了皮的玉米都会被赶紧吊到屋顶上晾晒起来,趁着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把粮食尽快晒干。

除了家里,庄稼地里也不能忘,收完玉米以后过不了十多天就要播种冬小麦了,这是一项十分艰巨和重要的任务,直接决定着来年的收成,通常这件事情都是由大力来安排。

“妈,你就负责家里这堆玉米的剥皮,今年家里人少,就不上房晾晒了,剥好了直接在院子里晒干就行了,万一天气不好也来得及遮盖。我爸负责照管菜地里的菜,白菜要注意除虫,别一冬要吃的菜都让虫子吃了去;韭菜差不多可以浇浇水施点肥了,霜冻之前可以再收割一茬。我负责播种冬小麦这块的事,等我这边忙完了再接应你们。”大力一一安排好每个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