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新八旗(2 / 2)南明汹涌首页

一个镇下面是两个步兵协;协下面为三个标,两个步兵标,一个骑兵标;一个标下为三个营;一个营下是三个队;一个队下三个排;一个排下为三个棚,棚又称为班。

大清八旗一个旗为一个镇,战兵一万两千人,八旗一共九万六千人。此外,洪承畴和范文程还组织有四千人的炮兵部队。拥有新铸造的火炮和此前就有的各类火炮共计六百多门。

其实满清本来就是炮兵部队,并不是所谓的“骑射立国”的部队。早在崇祯时代,特别是孔有德登州之乱后投降满清,这一去不仅带去了西班牙炮手更是带去了火炮以及发炮和铸炮的技术。同时,洋官汤若望及其弟子南怀仁等此时正在满清,也懂得铸炮技术。

汤若望在明朝崇祯的时候就已经是颇具影响的洋官了,在明朝时曾经为崇祯皇帝成功铸造火炮。

顺治入关之后汤若望受到顺治的恩宠与隆遇,使得天主教当时在中国的传播较为顺利。随着传教士人数的增加、活动范围的扩大,信徒人数增长较快,到耶元1650年信徒已达到15万人。耶元1650年,清政府赐地在宣武门内原天主堂侧重建教堂。汤若望将利马窦建的一座经堂扩大,建成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

然而,好景不长。顺治十六年,反对西法制历的汉臣杨光先即作《辟邪论》,指斥天主教为“邪教”,次年又上疏斥责汤若望在《时宪历》封面上题写“依西洋新法”其目的是“借大清之历以张大其西洋,而使天下万国晓然知大清奉西洋之正朔”。不过,因当时顺治帝尚在,国姓爷南京之战方败,汤若望未受影响。

两年后,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因为迷信董鄂妃能复活,也为了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不顾太后和群臣反对,执意御驾亲征,结果……不幸在坐天山兵败被杀。

顺治一死,汤若望立刻失去了保护人,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更为重要的是,顺治帝曾经询问汤若望“人死之后能否复活”,汤若望竟然以“耶稣复活”的故事阐述之,说明肉体复活和精神复活的可能性,其本意是为了让顺治皇帝借此入教且更好地传播天主教,但是这在满清一众大臣看来简直就是妖言惑众。

杨光先趁机觐见说:汤若望简直就是妖言惑众,根本就应该斩首,以谢先帝。上书参汤若望“潜谋造反,邪说惑众,历法荒谬”,得到满汉大臣索尼、鳌拜、遏必隆、王熙等的支持,而布木布泰此时也沉浸在失子之痛之中,也深恨汤若望竟然认同什么“人死复活”的妖言,于是认定天主教为邪教,将汤若望判了死刑,南怀仁等判了个驱逐出境。

但是,随着满清对阵南明明李政权时军事上的一再失败,以及洪承畴、范文程等提出的改革意见,汤若望和南怀仁在布木布泰的干预下又很快被放了出来,还官复原职。这里不得不说布木布泰确实是一个非凡的女人,为了国家利益能够控制住个人感情。

于是,汤若望和南怀仁便为满清造炮。从康熙二年到三年,二人一共为满清铸造火炮八十门。此后,产能扩大,到了康熙四年,大清八旗已经拥有火炮二百八十多门。

不过,火铳的制造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满清主要是手工作坊,没有机械工厂。制炮时只能一味增加人力,但是制火铳的时候人力就不足了,因为满清认为炮更重要,使人手首先满足造炮的需求。

到了康熙四年,火铳也不过制造了四万多根,只够装备四个镇,且都是燧发滑膛枪,性能相比于明李的火枪还是稍逊一筹,但是却并不隔代,仍然能与之争锋。线膛枪便只够装备一个营的,才一千而已。实在是线膛枪太过耗费人力,而满清缺少制造枪炮的熟练工人,又没有合格的机械,故而两年才产了一千线膛枪,命名为北洋火枪。以此来区别李存真手上已经成型并经过实战检验的南洋火枪。

好在,满清虽然遭到了重创,可如今毕竟还是清朝初年,大清没有失去进取精神。许多满蒙战士驾得了烈马,拉得开强弓。那些没有火枪的战兵便使用弓箭,长矛和砍刀作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