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是,因为一众大臣贬官流放之后,朝廷多位空缺,需要各方官员及时推荐有才之人。
另,原三公九卿中,丞相,大司徒,大司空,改成丞相,大司徒,御使大夫。
其中御史大夫从九卿提拔为三公之一,并大司空一职,由言官崔大人担任。
因崔大人多次在谏言上匡正君王,体恤民情,所以功不可没,擢升为御史大夫。
而原大司空厉青青因能力有限,难堪大任,贬其为大司农,从三公中除名,改为九卿。
厉青青二话没有,知道母皇这是用贬官换她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当即领旨谢恩,崔大人也站列出来领旨谢恩。
早朝宣读了官位调整一事之后,便是提及沿海县刺史以及地方兵征集一事。
女帝想挑选个合适的人出来,这个人既要听话,服从命令,又不至于功高盖主惹出乱子。
大臣们的意思是让曹缘将军去,也有人让荀茹女将军去。二人都是战功赫赫的将军,而且荀茹女将军比曹缘将军还长一个辈分,更有威慑力。
其实,大臣们只是想说,曹将军这几年南征北战,难免不功高盖主,何况陛下已经冷落荀家好些年了也该竖起荀家威望以克制曹家了。
但女帝不是很想从他们当中挑选合适的人。
因为如此一来,不管挑选了哪家,都要得罪一家,女帝想从别的新人中进行挑选。
她把目光移到了厉青青身上。
厉青青感觉到了那道目光,却没有抬头,生怕一抬头,母皇就开金口了。
女帝从她身上瞥了一眼又收回了,因为担心让她身边的人去沿海县会不会闹出三皇女那出。
所以想了想,还是决定,让曹缘的儿子曹勋前去。
一来,曹荀两家后辈当中,在朝为官的不多。荀家后辈做了文官,曹家只有曹勋因为驸马的身份做了个禁卫军统领。
二来,两家后辈能力参差不齐,挑谁都不至于引起轩然大波。不像挑两位战功赫赫和的将军去,那轩然大波就可想而知了。
这番决定之后,女帝就下了圣旨。
之后,早朝就散了。
厉青青松了口气,没想到母皇为了贬她的官竟然不追究云墨装疯卖傻躲过欺君之罪的事,也不追究那张欠单的事。
不过没追究欠单却还要将定国公府以此问罪,看来母皇也是打了要除掉定国公府的主意,而她自己似乎成了母皇铲除异己的刀。
颤了颤眉,厉青青收起这种可怕又真实的想法,反正这件事除了母皇之外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既然母皇不责怪,她只当她是无辜的吧。
厉青青收起心态,往宫外走去。
通往宫外的大道上,几个大臣三三两两地结伴出去,厉青青就在后面跟着,依稀听见几个大臣在讨论青云榜的事,不由得竖起耳朵仔细听。
“听说了吧,最近坊间传出什么青云榜。据说是对官场人物的大排名,老夫排在第八十七位,薄太常在第七十六位。”
“听说了。哼,不过是民间一些无聊的人做的无聊事,各位同僚又何必放在心上。”这位大臣绷着脸,昂直身躯,一副不为世俗名利纠绊的样子。
但其他几位大臣可不这么想,有人愤愤不平地斥道,“你我等人同朝为官,排名前后也所差无己倒也没什么好说的。可是那个崔御史,他竟然从榜上七十七变成十七,眼看就要超过女相,跻身榜内前十了。你们说凭什么呀”
天津httpste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