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齐之父米思翰, 曾经当过熙朝的户部尚书,当年康熙年轻气盛一心削藩,最后三藩起兵,负责筹措粮草的就是米思翰。那真是兢兢业业, 最后在户部尚书任累的一病而亡。
而康熙没亲政那会, 辅政大臣曾经假借皇帝的名义从内务府拿东西, 是被米思翰当场顶回去的。加马齐、马武兄弟都给康熙当过伴读,又是功臣又有这种情分, 马齐、马武、李荣保兄弟仨的官声都不错, 当初马齐险些站错队,康熙也没有过于追求, 薄惩而已。
但是在旗人看来, 文官固然可敬, 但男子汉大丈夫还是应当沙场建功立业, 否则米思翰活活累死,朝廷虽然褒奖,可也没法给子孙后代挣个爵位啊。
还是要野战功勋啊……
关于他们家这点事, 胤禔从小就知道, 帕勒塔给他做伴读的时候, 胤禔可是把这些事儿摸了个底掉。包括当初萨布素在北边建功,京城这一支富察氏是多么的羡慕云云, 当时大家年少, 帕勒塔可没少和平易近人的少主子念叨这个。
所以当马齐在御前喋喋不休的搬出祖制和传统,以及用先帝说事儿的时候,皇帝马用富察氏最在意的东西打了回去。看马齐的反应,苏日格觉得她阿玛这一耳光抽的够狠。
今天之所以闹的这么不愉快,和苏日格也有关系, 如在场众人所见,大公主不只是待在屏风后头了,她正大光明的站在了人前,就是平素端郡王在御前的位置……
今天胤禔告诉女儿,需要她站在大庭广众之下宣读关外在耕种、兵部工场方面的进展的时候,苏日格愣了好长时间。
“你怕甚么,早晚要有这么一遭。”
阿玛这么说,但苏日格想的更多些:“可是往日都是代奏,女儿贸然在御前露面,大臣们……”她还是希望稳扎稳打,不要太过激。
“早一日、晚一日,必然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不管是今天还是日后,这样的事情都会发生。”胤禔笑笑,“阿玛很年轻的时候见过一句话,如果换窗有人反对,但你要拆房,他们就顾不你换窗的事儿了。”
苏日格今天站在这也是如此,比之胤禔要对关外大功干戈,甚至对官制进行改动,大公主朝也只是被马齐顺带说一嘴的事情。可他说过之后,皇帝不仅没有纳谏,反而干脆的表示,朝算个什么,老子还要让我女儿有个正经官职呢!
“朕将设一衙门,驻地在吉、黑之间择一处,统管关外三地民政之事,属意公主苏日格,议议吧!”
“……”马齐震惊了,您说公主管事也就罢了,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挑明了给官职。这这这,这简直是,简直是让人瞠目结舌,无话可说。可做臣子的总要劝谏,不能让皇太任性使意。
马齐又要说话的时候,身后的宗室王爷堆里咳嗦了一声,就将马齐满肚子的话打断了,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这就给了胤禔发挥的机会。
“你也配提先帝?”
胤禔面做不屑状:“先帝下旨编撰明史,编撰官写下一句话令先帝击节赞赏,历法之事,应验于天!你呢,你现在一口一个祖制,是想要学杨光先么!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
“你们也说,难道大公主不配被受官?!”皇帝看着能站在御前的这些人。
如今年轻一辈的亲贵们,今天能站在御前的那一帮,自小在宫中读书长大,见的也是女孩子们,包括自己的姐妹一样的读书习武,并没有觉得她们比自己差到哪。大家各凭本事去考试,成绩有有下,也没见和男女之分有什么干系。
或许她们在武力略次一等,可火器很好的弥补这一点,子弹瞄准了打出去,不需要如拉弓那样的臂力。这样她们一样具有了非凡的、可以倚仗的武力。这些年轻人已经很普遍,很习惯的将同窗的女性作为一个可以讨论问题的对象,而不单单是“主持中馈、生儿育女”的对象。
拜二贝勒所赐,在他回归京城之后,还带回了西洋人喜欢的“宴会”,在公开场合,门第相当的年轻男女也可以正大光明的谈论问题,这几年也让不少人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对象。
那些女孩子同样在宫中读书,自小就是看着皇如何扶持皇后和公主们的,能那样活着,腰杆硬挺的站着活着,难道她们还要赶着去过伺候大爷的日子?
这一样代人结合,夫妇之间必然会彼此影响,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还没那么鸡贼,不会去琢磨怎么压媳妇、姐妹一头。他们还是真诚的为家人的努力而说话。何况,谁不希望自家多条路呢。
他们的家族,很多都通过皇帝的新政得到了相当的利益和荣誉,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相对比高举传统大旗的那些人,显然是皇更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和需求。
再说,苏日格本人不好开口,可她有这么多亲戚在朝呢。舅舅表舅、表哥表弟,堂弟亲弟,已经列席御前会议的弘曜和弘昘哥俩,一唱一和简直是阴阳大师。
先是弘曜佯装激动状,表示反对的人都是对皇不敬,都是对皇室有意见,无视他姐姐这么多年的辛苦,都是不怀好意!
弘昘一边劝弘曜:“四哥不能在御前失仪啊!”一边挤兑那一帮大学士们,“关外一应事务都是公主负责,你们各个大学士也没少看大公主的奏折,怎么,这会在御前说说皇不可给公主受官?那看过的奏折,你们是不是该择了眸子去,可不敢污了你们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