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44章(1 / 2)天下末年首页

经历了将近半个月的谈判后,齐国上下做出了选择。

拟定于三月二十八日,开城献降。

三月十六,离战争结束还有十二天。

昌邑城内的齐国使者带来一个消息。

齐王曹操忧疾病薨!

听到这个消息后,高诚显得很是有些不自然。

三国时代,被大多数人恭怀的永远是刘备。演义中予其设定的贩鞋织履的背景,引起百姓心中的普遍共鸣。而后续乱世颠沛流离中的坚持不懈、对百姓的仁厚、为兄弟义气举国伐吴,都树立了道德标杆。

反倒是曹操,在英雄和枭雄之间,让人难以酌定。

他在军事、政治、文学等方面的才华,都堪称是这个时代独一档的存在。

但同样他也有屠徐州的史学黑料。

他是一位让人很难理解的人物。

即便是现在的自己,也未必能理解历史中的曹操。然而,这并不影响自己对曹操的敬佩!

人都说刘备是历史中三国起家最艰难的,可曹操又好到了哪里去?

刘备是汉室贵胄的同时,还是涿郡豪强,是卢植的学生,是公孙瓒的师弟。

刘备被世家豪族瞧不起,是因为门户不高。

但曹操被人瞧不起,是因为他是宦官之后。

经历过党锢之祸的东汉士族,对于宦官之后的偏见,远比对寒门的偏见来的更加猛烈。

现在,自己抢了曹操的风头,成为了中国北方的统治者。

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比他强吗?

不见得!

时也命也!

早已经被修改的面目全非的历史,并没有一如既往的眷顾着曹操。

也许,真的是因为自己抢了司马家族的天命吧!

玄学之论,谁又能说的清楚呢,毕竟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现象。

只是,不得不再度感慨,曹操的选择永远都没有错。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清楚如何才能更好的保全家族,更好的为家族争取最大的利益。

他这一死百了,自己可就头大了。

依照惯例,曹操投降后,自己封他个侯爵,然后终身监禁,完全不会引起非议以及齐国故臣的意见。

没办法,前面吴国归顺的最早,能保留吴王的爵位。

其后又有赵国归顺,得到了汝南县公的爵位。

而作为顽抗分子的齐王,给个侯爵,已经是天恩浩荡了。

可现在好了,离正式纳降只剩下十来天的时间,他曹操刚好病死。

时间太过于巧合了。

而自己就需要多付出些筹码,来弥补这个巧合。

.....

三月二十五日。

姜叙率两军入城,先行解除了齐国各部部曲的武装。

城中六万余齐军将士在去甲缴械后,依次出城进入战俘营。

周国将士正式接管昌邑城防。

二十八日。

昌邑城门大开。

齐国文武众臣,在齐王世子曹昂的带领下,出城归降。

高诚亲率诸将受降,入城布告安民。

随后,封齐王世子曹昂为昌邑县公,其弟曹丕为太子洗马。

荀彧、陈群等颍川人士,皆迁爵诏归乡里,等待朝廷后用。

夏侯惇、曹真等齐国宗亲,皆迁居长安。

郡县守宰、僚属,暂时留用,以待后察。

处置完齐国君臣,高诚正式下诏布告天下,安兆民之心。

战争结束了!

在经历了前期三年的疲敌战略后,齐国在短短七个月的时间内,就被猛虎出笼的周国大军,横扫进了历史之中。

中原的恢复工作也要开始了!

数量近十万的齐军降卒,被集中了起来,划定民屯,抢种栗种,以图收获更多的粮食。

国朝新组建的六个军,除去被彻底击溃的暂二十六军,以及被补充至第十军的暂二十七军外,剩余四个军除去补充主力损失外,整编成为了两个军,分别驻防于昌邑和彭城。

征召的民兵军以及民夫,多数遣散归乡。

同时,被打包到荆州、扬州吃救济粮的中原百姓,也一批批的开始召回。

只不过,能够回来的真不多。

荆州和扬州都收拢了不少流民,以充实人口较少的郡县。

包括淮州,也吸纳了十几万口。

对于这种情况,豫州布政使射坚、兖州布政使顾雍都呈表上书,希望能够强制召回灾民归乡。

但高诚表示做不到。

人家荆州、扬州帮了那么大的忙,让他们吃个几年的灾民红利,是很正常的事。

现在让人家把吃到嘴里的利益吐出来,对国朝日后平稳接收南方,有弊无利。

况且,还有场大戏要演呢,演员要是临场不配合,那岂不是要闹笑话了。

至于中原的恢复,慢慢的靠时间来磨吧。

六月,中原的局势渐渐稳定了下来。

去岁大旱的影响,也随着田地中长势良好的庄稼,渐渐开始平息。

而北方幽州涿郡,在坚持了足足几个月后,终于被张济攻破。

叛乱的贼首以及重要的几个家族被夷灭,还牵连出十几户幽冀大家,流放西海。而俘虏的乱兵,则是悉数拉到了豫兖二州,填补两州郡县的空白。

这件事,又使得射坚、顾雍二人上书吐槽了几回。

然后痛痛快快的接收了!

没办法,初步完成人口普查的两人,拿着新的籍册,又看看旧年籍册,只剩下一个想法。

搞人!

诺大的豫州,居然只剩下二十三万户,不到百万人。

尤其是其中十余万户,都集中在汝水、颖水东南。

也就是说,大战爆发前,齐国掌控的豫州地界,现在只剩下十三万户,不足五十五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