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吴三桂的朱儁损失也不算小,剩余兵力满打满算也不到五万。于是不敢向南深入,转而向西,与皇甫嵩军在颖川汇合。
两军兵力加起来有将近二十万之众,与屯兵汝南的李自成成对峙之势,正准备一路推进,消灭豫州黄巾主力,此时,荆州大渠陈舍的到来让皇甫嵩放弃了这个机会。
又过了数日,扬州大渠方腊和徐州大渠黄巢陆续到来。四州黄巾加起来共有将近百万大军,集结在汝南与颖川的边界上,更是让皇甫嵩不敢冒进一步。
然而黄巾军中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粮草。
古语有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而黄巾众乌泱泱百万人,每天消耗的粮草都以天文数字记,就算他们将四州之地所有能够调用的粮草统统堆积到汝南,也只够百万大军支持半月时间,可以说,这还是省吃俭用的计算。
别忘了,他们只打下了四州不到一半的土地,补给无论是数量还是速度都远远及不上消耗。
其次便是权力问题,粮草的问题可以通过攻城掠地,打家劫舍获得,但四州大渠有四个人,皆是当世豪杰,自然是谁也不服谁。
本来大贤良师张角想到了这一点,对此做过安排,在豫州的地盘上让豫州大渠李闯指挥战斗,但他李自成既没有打通豫州的通道,又损兵折将,更是折了豫州副渠吴三桂,这就不能使其他三位大渠安心听从调遣。
说到底,他们就是不服李闯的领导,不就是跟着大贤良师当了几年护道吗,还不是一个莽夫,有什么资格领导我们。
这三名大渠一合计,领导者是谁都行,就不能是李闯。
于是,没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南方黄巾军对于颖川的攻势便放缓了许多。
而无巧不成书,方杰的死讯恰恰在此时传到了汝南,方腊听闻方杰死讯,阳羡沦陷的消息后也确实动了返回扬州的想法,但却被石宝死命劝阻。
一想到在此重要的关头回去可能会造成的损失之后,方腊毅然放弃了这个想法。
尽管方杰是方腊之侄,但人都是自私的,在南方黄巾总统领和为侄子报仇之间作出选择,方腊无疑会选择自己的前途。
一旦方腊成为了四州总渠帅,完成了张角交给他们的任务,日后黄巾起义成功,张角称帝,他最起码还有竞争大将军的资格,不然只有可能当各州刺史。
而现在的自己,和扬州刺史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条利益链,并非方腊残酷,这确实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都会做出的选择。
争出一个统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四州大渠经过两天的商量,最后达成了共识。
他们一边快马加鞭地传书给身在巨鹿,等待会师的张角,一边与皇甫嵩朱儁军团展开战斗。
为了避免军令不一的麻烦,他们决定轮流战斗,一州军团战斗三日,接下来换下一州军团,谁能拿下皇甫嵩谁就能独领军功。在大贤良师命令到来之前,那个人便是南方黄巾的领导者。
这无疑给了皇甫嵩一个喘息的机会,虽然这些黄巾都是乌合之众,但也架不住人海攻势的冲击。
如此一来,虽然每日都需要战斗,但也避免了被敌人直接歼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