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章 万历十五年(2 / 2)烟雨画河山首页

申时行闻言在官轿内点了点头,随后也不去理会刘承祐,径直对抬轿的家丁吩咐道:“起轿,回府。”

申时行离去之后,刘承祐回首看了眼自己身后宏伟的紫禁城,一时心有所感,叹声道:“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经雒于仁一事,皇帝朱翊钧的心态彻底发生了变化,之前或许是因为郑妃才和大臣们斗气罢朝,可经此一事后,这位皇帝却终于活成了活着的祖宗。

从此以后,朱翊钧干脆连“龙体抱恙”的借口都不用了,光明正大地开始懈怠朝政,不再举行早朝、不再办经筵,朝政琐事一口气全扔给内阁处理。

而申时行则以外交的方式处理内政,仿佛就是在处理一个多边关系,里面有不同力量的斗争,而申时行的责任就是安排能干实事的官员去干实事,此外帮助皇帝保持各部衙门的平衡。

在这样的平衡下,皇帝变得无所作为,最终成了活着的祖宗,是朝臣供奉的一个活着的偶像,是一个可以上香、可以祷告的对象,但绝不是走下神台,亲自过问具体事务的一个对象。

至于刘承祐,此后则又经历了几次朝臣的攻讦,因他掌握着锦衣卫和烟雨楼两大情报系统,故而每次都能事先得到消息,次次无惊无险地规避过去。

在几次针对他的攻击中,又属李如松最狠辣,直接暗中遣人去了辽东调集尚武阁的人,欲对远在湖广蔴城的刘承祐之母曾氏下手。可惜李如松的信使刚出京直隶,半途就被烟雨楼的人给宰了,至此事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

万历十五年,这一年,明朝第一御史海瑞和抗倭名将戚继光先后辞世。

这一年,内阁首辅申时行已经五十二岁,摊上一个“甩手掌柜”朱翊钧后,每天既要平衡好各大朝臣间的利益、当好和事佬,又要处理繁琐政务,如此时日一久,身子便越发差了下去。

在听到海瑞和戚继光辞世的消息后,申时行心有所感,只觉得自己为朝廷鞠躬尽瘁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少了,而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却还没做成......这件事就是,让皇帝尽早定下太子。

如果不能在自己任上稳固住大明国本,万一将来生出类似“兄弟阋于墙”这种事情,后世史官未必不会在史书上记他申时行一笔。

想做就做,雷厉风行。

三月初春,申时行联名许国、王锡爵、王家屏三位阁臣给朱翊钧上疏,在奏疏中没有再拐弯抹角,而是咄咄逼人,直接言明“皇长子仪表非凡,他日必成大器,望陛下早立太子,以定国家之大计,固千秋之基业”。

在申时行等人看来,刘承祐即便真是奸佞之臣也无碍大局,毕竟哪朝哪代不会出一两个奸臣,何况刘承祐此人还算是个能办实事的。所以和“国本”基业比起来,区区一个刘承祐,实在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可几位阁老万万也不会想到,这次坏了他们事的,就是这个刘承祐;将来夺了大明基业的人,也是眼下尚且微不足道的刘承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