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举国欢庆(2 / 2)民国墟烟首页

自从陈老太太走了之后,这个院子好像变得灰暗起来。是心的疙应,还是人真的日渐衰老,再加上顾先生也搬走了,整个院落疲不丫踏的,少了些原有的生气。

事情的缘由,一件尴尬事。无意的,一时的兴起,人怕多心,一多心,往深了细究,则让人觉得顾先生这个人很有心计,且一定是蓄谋了已久的。人常说,无巧不成书,生活也是一样。陈老太太在世的时候,也没咋样。一个院子住着,礼数有加,如一家人似的。老太太走了,没了约法三章的提醒,那根原来绷紧的弦一松,有心,无心,倒出了事。假如陈老太太还健在,这事也许就不会出。人说,好日子就差一步,就是这一步,给活着的人出了道难题。要是没有酒,都是正人君子。一喝酒,里子的那点儿东西就泄露出来。人,都是。面子的话,说多了会形成一个局面,场景一改变,人性的本意在酒的作用下乍起。因为在意,就无解在一瞎琢磨,想想不会是老太太的鬼魂下的套吧?也许是故意演得这么一出戏。如是那样,难得有人如此撮合,就让时间抹平了痕迹。再则说,不就是一张脸嘛,有那么重要?说来道去,无非是男女间的那点苟且。可顾先生的脸皮薄,偏偏想的又多,哪经得起事后的这般折磨。心重,挽是挽不回来的,提着箱子,也不说一声,一走了之。好在这件事没有进一步的张扬,除了天知地知陈家仪知,顾先生是不会多事的。

世上有鬼吗?陈家仪的思想一飞跃,想到之前顾先生讲过的一则故事,一则买鬼的故事。是不是有所指,一个世界对另一个世界抽象的定义,坊间许多预言就是这么印证的。

故事的大意是,一位母亲病重,儿女孝顺有加。一天,母亲对儿子说,这一辈子,啥好的都吃了,啥风光也见了,就是有一样,没见过鬼。你能不能带一个回来,让妈见见。为了缘母亲的心愿,儿子到兰池找了一个做地摊的。说明来意,钱不怕花,只要事成了。之后做了一些交待,就把这个扮鬼的人请到家。

堂屋有一八仙桌,四周用红布围起,让鬼藏在桌子底下。妥当后,儿子把母亲从里屋请出,扶好坐到椅上。母亲说,想看看手,儿子对着桌下重复一遍。一只手伸出来,老长老长的,吓了母亲一跳,还好。儿问,想看脸吗?母亲定定心,说,手这么长,脸也一定长,呼了口气,不看了。如了愿,儿子送母亲回屋躺下,出来付钱的时候,鬼早走了。其实,儿子请回来的就是一个鬼,真鬼。

话又说回来,顾先生搬走了也好,院子清静,省的让街坊邻居的说闲话。以前有老太太罩着,往院子一坐,就是一尊神,别人也不好绕什么舌头。现在却不同了,一院就这么三瓜俩枣的,全是女人家,时间一久,难免不说闲话,届时,原来的好名声荡然无存。

在一想,顾先生的好,也是人尽皆知的。性格,人品,阅识,难得的一个好人,顾先生喜欢一个人并不为过,有什么不妥,也是一时的激情所至。也许,那一刻,仅仅是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错位。喝了酒,往往容易产生些冲动或幻觉,现在人走院冷,才知失去的惋惜。假如当时给顾先生一个面子,一同热身以往,不就是换一个房间吗?有什么?又是两人之间的事,咋活不都是一辈子,现在呢,悔不当初。人的后悔,就是当初没有从心底坚持一件事。心念的是一回事,事来了,意识存在又是一回事。就如同一款颜色的衣服,穿在自家和别人身上的感觉不同也如同在街边购物等候互换行列的排队,心浮、狐疑、无耐心,缺乏坚持一个目标明确的选择。或许,这就是人的潜意识和本质。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