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这个比较理想的地点沈磊与施工设计人员马上开始测绘与讨论如何布置的问题,这不是他性急,而是他承诺一旦拿下江南马上即皇帝位。
作为有后世思想的他自己称不称帝倒是无所谓,可此时成立共和国搞自由选举在中国完全属不合时宜。而且这天下是他一手打下来的,也没有部下敢竞选,所以他决定在他有生之年时完成半君主立宪制已经蛮快了。
所谓半君主立宪制乃沈磊设想的,即皇帝不再事必躬亲,而是在政务委员会、军务委员会上当一个仲裁人还有就是法律、法案的批准人一定级别干部的任命人的职权与身份。
还有新皇朝封王不封地,皇族自食其力,他办个基金会给予看病、、救济等方面特殊照顾就是了。皇帝也不再执行长子继承制,能外出走走等等制度要他在世先立起来,好在还有后世中西方经验可参照。
不过这些是他心里想想的闲扯,正题是沈磊必须在承诺期内建造好第一期工程的皇宫加政府大厦,还有干部的住宿区,举行一个就位大典,及对所有的手下干部进行一个隆重又丰厚的封赏。
举行即位大典按江南战役计划时间是一年半,至多为二年,所以最晚在后年过年前。这个时间不算长,此时造房子不似后世中国成基建狂魔时几十层房子可以一年完成。
这时可没有后世到处可见的塔吊,只有沈磊拿来主义地将后世乡下造民居的井字架搬出来,或者脚手架上花几倍工夫才能将建筑材料运输给造高层建筑用,因而在基隆造了几幢“高楼大厦“。
没有后世的技术、设备、计算、材料,此时能造的高楼大厦只能打个引号。还好被沈磊新命名为新京半岛上有十平方公里平地,这让他的计划不必建造太高房子可以实现民政、军务、监察、法务、元老院、参议院同处一岛的设想。
他的设想是元老院与参议院各一幢大礼堂式的建筑就可以了,民政、军务、监察、法务等各一幢五层大型办公楼就行。他自己也是造一幢办公楼,然后学后世在半岛南边的城里造一幢综合办公大厦,各地来办事一般只需在那里处理就行了,可以节省来办事人员的精力,半岛上也清静许多。
由这设想沈磊先在测绘的图纸上标上所有的建筑物,至少是主体部分完工的样子,然后排出建造次序,并在现场与施工人员仔细讨论后就决定下来。
之后他向各方面下命令,如向陈近仁要一万俘虏来干活,另调一个守备旅来担负守备工作。另外还有在海岸边建造灯塔、炮台,还有一些警戒哨之类,连外面海岛也是有些布置。
反正沈磊到了这里比较看中也就不再多选择了,往南再选也不定有更合适的地方,因而一切布置好就回了台湾。
他回台湾对这里的建造工作没什么影响,至于南京一打下来文的是给满清干过的官吏,武的是各类清兵一共二十万以上都判了各种刑罚,被分派出去修路钱塘江上填坝建设新京半岛及新京城等等
再将这些人的家人遣送南洋、遣送回乡等动作,因而等一切平定南京也只剩下十万来人。人口如此大减参与农业生产的人比例就高了很多,这时对粮食倒是不再稀缺,于是蚕桑、茶叶、棉花、黄麻、烟草等副业等种植沈磊之前指示放宽不少。
这一来在江南如南京这样的消费型城市人口减少最大的,但苏杭、松江等丝绸、棉织之类手工业发达的城市人口减少不算多。另外沈磊对手工业业主在处理上比较放宽,只是对使用童工、最低工资、最长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工伤抚恤等作出了一些规定。
这些规定相比后世肯定是宽松,如对童工的定义下限为十二岁,另外工业劳动不得超过六小时,在校者只能半天。最长劳动时间为十小时,超出时间属二倍工钱加班,但二十四小时内不得超过十六小时。还有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入规定也是很初步的。
实际上这些规定也是已经在台湾实施几年了,比沈磊他自己的企业宽松不少。至于原因乃是不谈他的后世思想观念,就是企业也比这时代先走几步,此时在资金、技术、工艺、设备、产品、物流等多方面比别人强几到几十、几百倍。
如他的企业生产效率至少比这时代企业高几倍到几十倍,如他的企业生产的优质钢比别人劣质生铁成本还低几倍,就算是同样的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方面他的企业里的设备、工艺也比这时代先进几代,工钱比其他手工业企业的人丰厚二三倍,产品中人力成本还比别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