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他与代善还幻想将福临等人送走是为保险,至少从关内调几万清军在冬季看能否逼退护卫队,或至少将大部分满清人从蒙古草原移至关内,如此虽失关外还能保持后劲,至少可以在关内占一块地方休养生息几年,再卷土重来。
这是他与代善的共识,今天或更准确地说今年冬季或者可以将护卫队从盛京附近地区驱逐走,但满清无力兼顾关内关外,只要山海关夺不回两处只能选一。
此时满清主力在关内,两人的心里也是愿意将辽东大部分满人移至关内,虽然这样做更困难些但关内回旋余地大外,关内富裕又将义军、南明压倒,整合一下就有更多军队可以护卫队对峙,相比放弃关内重回辽东与护卫队打生打死且后果难料好不少。
正因为对护卫队战斗力有些畏惧,济尔哈朗不仅与代善商量只要救出人就可以放弃辽东的念头。急着送走福临等一是对守住盛京有些不自信,也是这策略一部分,另外也是赶快到北京与多尔衮通气,由他决定才能让满清齐心协力按这个方针办。
因为这个方针不是一句话,其中要派出部分清军来为盛京解围,还要筹措粮草与御寒物资帮助满清人大冬天经草原入中原。
这个事担搁不起,这才是他不向北绕大弯走捷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等发现这捷径让一千左右护卫队给截住了济尔哈朗的心里比豪格多出了的是深深的忧虑与恐惧。
不是猛龙不过江,此时或没有这样一句话但类似的意思济尔哈朗肯定清楚。对方一千步兵阻路按传统也不是不可能发生,一般而言不外是当路立寨、依山立寨、山上立寨三类。
这三类方法没有优劣只有对错,如马谡守街亭该当道立寨忽发奇想在山顶立寨,不料山上无水而败就是一个例子。其实如当路立寨因兵力少在山顶立寨也是可以起牵制敌人的作用,但此时护卫队如山顶立寨就一点作用也没有的。
问题是济尔哈朗看到护卫队以逸待劳却一点立寨的迹象也没有,一千步兵并好似知道己方这次行动,却因分兵把关造成兵力寡微,领了截道任务却不立寨却是不大寻常,特别是对方完全可以在附近伐木,也有时间,如此行为对方不立寨墙只能两种可能,一是狂妄一是自信。
济尔哈朗不认为对方会狂妄也怀疑对方自信过头,因而让豪格带二千骑兵玩一次决死冲锋。如此决定也是他痛下决心的,因为决死冲锋可能伤亡不小,而且为一千步兵用二千骑兵决死冲锋胜也会被人嗤笑,伤亡大一些更成晚节不保的瑕疵。
可惜他没时间去慢慢耗,护卫队还有三千骑兵在,追上来要护送的人不大好办,只能让豪格带二千骑兵来一次决死冲锋,已经准备死上近千人让人笑话终身,但只要歼灭这千人步兵并打通道路,让福临等人顺利到达北京他已经认了。
对豪格的决死冲锋济尔哈朗而言乃是无可奈何下的硬拼,正因是无可奈何他已经打算死上一半骑兵,与护卫队拚个鱼死网破,不料他的决心虽果断与舍得,不料竟然只剩下五六百人退下来。
仅只有五六百人幸存济尔哈朗听到护卫队火炮众多、炮声连续不断也有个心理准备,但丢了这么多人连对方衣角也没有碰到让他知道对方的自信不盲目,而他却是深深的恐惧与悲哀。
他的恐惧不仅为他护送的人与剩下的骑兵的命运,更是盛京代善及满城满清人的命运。由这一千步兵的战斗力之强大可看到盛京虽聚拢近十万兵力,二三十万百姓,盛京是守不住的。
而他与代善商议的办法是乘冬季让护卫队无功解围,然后将绝大部分满清人口移至中原。这个计划建立在满清能从北京增援几万清兵协防盛京,使之能坚持到冬季。
此时看来等北京的清军支援只怕盛京已经丢失,护卫队动作快一些冬季前能控制辽东一半地方,八成人口,这一来将绝大部分人口移送进关根本没什么可能了。
没有这些人口清兵倒还可以抢掠汉人女子再生育,但此时不可能有这个缓冲时间,如此大败连已经投降的汉军也会有二心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