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并未在司徒远撤掌时抽回右手,他正视司徒远,言语掷地有声,“此前令黄小姐身处险境,我唐国上下深感歉疚!黄小姐乃我国之‘国定钦使’,深谙兵法,智勇双全,以往带兵,每战必胜。宋金刚之能,远超我等所预料,否则绝不让黄小姐涉险!”
他顿了顿,复道:“司徒掌门,兴许在你们武林人士眼中,各方势力交锋,不过是是非难分的疆域之争。然离乱世,百姓苦。吾之所愿,乃是杀伐纷争过后,天下一统,举国军民得以休养生息、安享太平之盛世。为此,世民必竭忠尽智,以身报国!”他扭头望向身旁的黄伊榕,唇角扬起一个弧度,“其实,我一直都知道,这也是黄小姐的心愿。”
司徒远沉默不语。少顷,他看着石桌上的军图,好不容易憋出了几句话,“黄河乃天堑,龙门渡口对你们唐王府而言,想必很重要。那个……我霍山派在龙门设有分舵,届时看情况帮衬一下李公子吧,省得黄小姐成日里忧心。”
司徒远并未听到李世民与黄伊榕之前的交谈,然稍有见地之人均可看出:龙门渡口乃兵家必争之地。李世民的一番慷慨陈词,对于司徒远这位识人知物的掌门人来说,多少有些触动。他虽吃不准这位皇子是否惺惺作态,但刚才李世民确实在缺乏将帅的劣势下,依然坚持让黄伊榕好好养伤,勿念战局。如此看来,这位皇子应当不是那种“将臣下推出去送死,自己龟缩在后方”的上位者。
司徒远心道:“或许,这个李世民当真是心怀天下之人。”
孙思邈一面抚须,一面笑道:“既如此,老夫也给秦王写几个方子。河东草木蕃庑,禽畜繁多,即便大雪封天,亦可就地摘取,制出疗伤膏药。秦王用兵之日,兴许能派上用场。”他拍了拍李世民的肩头,“秦王,天下之局,变幻无常。望你能牢记今日之言,谨守仁义之心。”
李世民站起身来,对孙思邈及司徒远抱拳躬身说道:“世民多谢司徒掌门、妙应真人!真人的教诲,世民永记在心!”
黄伊榕看了看司徒远和孙思邈,感到有些讶异。
霍山派从未参与过番王争斗,前不久相助唐王府,完全是因为郭旭扬与黄伊榕之故。然今日,司徒掌门却主动安排分舵与李世民对接。而药王为唐军开出药方,则是增加了李唐将卒存活及治愈的机会。此消彼长之下,定杨军便是一个极大的消耗与损失。在医者眼中,本是众生平等,由此可见,药王此举,实属难得。
古人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黄伊榕早明其理,然此刻,望着李世民那刚毅的神情,她的心中,似是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
因时间紧迫,刻不容缓,李世民在与黄伊榕分析完战况,并拿到孙思邈的药方过后,便辞别众人,返回长安,向李渊“请战”。黄伊榕仍暂留霍山,但她终究挂念着唐王府,故与李世民相约,以神鸟“青儿”互传讯息。
待司徒远与铁梦筝先后离开“惠风雅苑”,屋舍内仅剩下黄伊榕及药王两人。
孙思邈和蔼可亲地笑了笑,“我那师弟的医术愈发高明了,黄小姐恢复得还不错。”他的师弟是王守魂,是洪一请来为黄伊榕治伤的。
黄伊榕迟疑片刻后,终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请问药王前辈,您此番前来,可是另有它事?”
**“历史——小说小注解”系列之二十一:
(1)历史:公元619年9月,唐军失雀鼠谷、丢霍邑城。——小说:第二百九十三章。
(2)历史:公元619年9月,唐国的龙兴之地“太原”沦陷。——小说:第二百九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