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长生——神修之道》(1 / 2)仙逆之传首页

“鬼兮鬼兮,生者魂魄兮。飘忽形之外兮,幽冥叹无极。惩恶不能言兮,空有悲啼。扬善须待时兮,日月太急。鬼目如电察天地兮,有谁暗室亏心。明鬼明鬼兮,天地万物良知兮。”

突然一声极为缥缈的悠悠吟唱之声在这黄泉道人心中骤然传唱开来,这声音似有似无,似隐似现,好似在千里之外,却又如同正在你的身旁,忽远忽近,让你根本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但仔细听来,却又是极为富含参差之感,仿佛将人带领到另一个层次之中,此种世界的点点滴滴,根本就不能引起当事人心情的点点波澜,人常言之:上善若水。黄泉道人愿意相信,此刻的她,正是存在于这神道的最终点!

黄泉道人获得的那卷神道修行之法,的确是上古年间最为顶尖的一门,甚至于能够称得上是旷古绝今!从修行法门之人的等级来看,曾经出现过数千名正神,也就是问鼎境界的高人,还有数百名君神,也就是净涅境界的人物,加上数十位帝神和五位伟神,相当于仙道空涅境界,空灵境界的大能!

可以说,终上古一个时代,绝没有任何一门法诀能够塑造出如此众多的无上大能们,绝没有!这门功法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其最大的特异之处就在于,不像其他修身之法一样,以净化信仰之中的杂念为评判的标准,而是将注意力放置在了引导人心的方面,著书之人认为,既然信仰有毒,无法化解,那么索性不去化解!只要对修行之人的人心加以劝导,即便日后真的分裂出多重的人格,那么为了组合成一个完整,必然会试图吞噬那个被引导的人格,然而无论吞噬成功与否,那剩下的一个,都必然会继承这被劝导了一生的心,,如同瘟疫一般不断地蔓延开来,最终重新组成修行者本身。

这样的修行方式,其实会直接崩溃的可能性很小,近乎于无!

而这些文字是谁写上去的,在上古时代也曾经争执不休,认为是一位古老的,已经超脱这方世界的大能留下,用于启示我们,让我们前往下一层的境界。

但同样也有人认为,这上面的文字其实是由每一任修行之人经过自己的修行之后,写下的新的体验,由于他们的境界是在高出太多,故而才会有这种奇妙的作用。

而更多的人认为,这是这方天道对世界的体悟理解,只不过不知为何,却是透过这等形式体现了出来……

但无论是哪一种,这上面文字的能力是一代代神修不断地时间理解,最终得出的结论!

而这一段文字,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跃入黄泉道人的心神之中,便是在警醒他。

文字中的‘鬼’,其实就是指代着修行者本人,也就是所谓的‘神’,神啊神啊,你究竟是什么呢?神啊神啊,其实你就是人体之中的魂魄啊,换言之,修行者本人不能够忘记自己的初心,你一开始是什么呢?追溯源流,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人而已,再往前,就是母亲腹中的一个小小的胎儿,再往前,就是父母身上那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要是再往前呢?是一缕清风,一块顽石,一片云彩,还是一颗青草?都不知道。

那么,又为什么要极度愤恨呢?

站在修行者本人的角度看来,这份仇恨似乎很有价值,也同样很符合道理,这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勇气也很值得期许,完全没有问题,但只要踏上修行之路,你的眼界就应该得到升华,木的生长在凡人的眼中是缓慢的,但是在那些随意寿命便长达数千岁的修行者眼中,那真的很缓慢么?一觉过去,百年便已经流逝而过,当年的幼苗或许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或许还能站在树荫之下,感叹一声:“成长的真快……”

同样的道理,放在大自然的角度也同样成立。

既然原本就是凡人,就是那种微不可及的存在,那么为什么当年面对那些高人一等的修士只是,没有出现这种所谓的嫉妒?那么有为什么,在你成为更高一层次的高人一等之后,面对更高层次的人,居然会莫名的出现呢?明明更高层次的人数比之前要少,明明自己已经从最卑微的层次脱身而出,当年面对的是一整个世界,而现在,明明只需要面对一小块井口的天空……

到底为什么呢?

更不要说,这还不是所谓的高人一层,只是所谓树木与绿草的差异而已。

绿草向往树木的高大,树木向往绿草的轻松,没有任何一颗大树是一样的,天下也找不出任何两株相似的绿草,同等的,人世之间难道就能找出两个一样的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