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第 1 章(1 / 2)你又不是我表哥首页

卫建武四年中秋,酉时将近。汴州姜府灯火通明。

窗外圆月高悬,穿梭云中。院中桂花盛开,一树碧绿一树黄,满堂花中自一流。诗人曰“画阑开处冠中秋”,像是月桂落人间,满园香气。顺着山石点缀的甬路看去,厅堂门开着,月色入户,似轻纱笼罩在梨木细雕的圆桌上,与屋檐下的走马花灯相映成趣。

姜怀信翘着腿坐在旁边的圆杌上,正瞧着桌上摆着的月饼,似是在等人。

不一会儿,甬路尽头一位小娘子步履轻盈,翩翩而来。

“盈盈快来,这月饼皮薄馅多,你拿一个尝尝。”姜怀信瞧着妹妹匆匆赶来,忙说道,“豆沙馅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换了个姿势,一条腿搭在另一个杌子上,越发乖张了。

中秋时节,江南尚显闷热,倒是夜晚稍有凉意。姜菀青一袭牙色纱裙,绷着小脸,瞪了哥哥一眼,“二哥,你好好坐着,让阿爹看见又要骂你了。”她今年十二,正是豆蔻年华,还未曾许人。

姜怀信不情愿地放下搭在凳子上的腿,撇嘴说,“你才多大,还管起哥哥来了。这么凶,谁家娶回去可真是倒霉”。

“阿信怎么说妹妹呢!”韩氏踱莲步而来,“就你没个正行!”

姜菀青长得像韩氏,樱桃小嘴,眼大而有神,只脸上尚有婴儿肥,看着圆圆的。看着腼腆娇嫩的一个小姑娘,只是对自己的半吊子亲二哥,总爱摆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偏偏配上她的“童颜”,反倒让人忍俊不禁。姜怀信与姜菀青长得像,只嘴长得像他们父亲,男生女相,小时候没少被当成个女娃娃。他也才比宛青大两岁,正是没个正行的年纪。

一身影随着韩氏,大步迈入正堂内。这是姜怀信和姜菀青的父亲姜策,脸上虽有皱纹,两鬓也些许斑白,但不难看出其年轻时的英姿。

姜策入座后,眉角仍旧微蹙,脸上绷紧时的神情与姜菀青如出一辙。姜怀信察觉到了不对劲,坐着不吭声,时不时瞅一眼父亲,想着父亲竟然破天荒的没骂他。

“阿爹怎么不太开心呀,是有什么事么,快跟盈盈说说。”姜菀青倒是不怕姜策的臭脸,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神情,刚刚还小大人的模样,现在完全变了个人。

姜策与韩氏交换了个眼神,略松了松神情,咳了一声,说“刚刚爹娘是去见客去了。你们有个叫韩真的远房表哥,要在咱家住些时日。前一阵儿你们这位表哥路过离咱们不远的栗县,你们不也听说了么,正巧赶上泥石流,被乱石砸了腿,找不到地方落脚养伤,才想起咱们家离得近就过来了。你们闲来无事可别叨扰你们表哥养伤。”

“咦,这位表哥伤的都不能来吃中秋团圆饭么。”宛青接过韩氏递来的月饼,问道。

“这刚伤的还挺重的。你们呐就别管了,听你爹的话,少打扰你们表哥。”韩氏接话说,“来,翠荷,让他们把菜端上来,今儿个中秋,咱们先吃饭,记得也给东厢房表少爷送饭去。唉,也不知道怀瑾有没有个囫囵团圆饭吃。”

“哎,夫人,我这就去。”翠荷应了一声,赶忙去端菜了。

“我也想大哥了,阿娘有没有收到信呀?”姜菀青明亮透彻的眼睛中透出一丝想念。

姜怀瑾弱冠之年,担着大理寺左寺丞之职,因叛军一案,京中三司会审,忙得不可开交,也不知道有没有空好好吃个饭。

“估计是腾不出手写信了。多事之秋啊,怀瑾不回来也罢。”姜策面上尽显担忧之色。

这时,翠荷叫人端菜上桌,莼菜鲈鱼烩、桂花鲜栗羹、清蒸大闸蟹与现下这时节倒是应景。其他的像龙井虾仁、荷叶粉蒸肉、火踵神仙鸭、栗子炒子鸡、素烧鹅,满满汴州老底子的家宴,当真是对得起这中秋美景。

这厢姜菀青矜持着等着阿爹阿娘说开饭祝酒词,那边姜怀信蠢蠢欲动,眼都直了。

东厢房。

“您是赵大哥是吧?我是夫人身边的翠荷。夫人让我给表少爷送饭来了,知道少爷正养伤,特意给做的清淡些,您让表少爷别嫌弃。”

翠荷带个小丫鬟,提着食盒敲了东厢房的门,笑语晏晏,对着开门的男人说道。

赵虎忙不迭的接过食盒,憨笑道,“真是麻烦翠荷妹子了,公子咋能嫌弃?以后俺去厨房拿就行,不用特地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