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上海垃圾分类名存实亡了?(2 / 2)安得广厦首页

“上海垃圾管理新规落地两个多月来,湿垃圾清运量显著增加,干垃圾明显减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月底,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4500吨/日,较201年底增长了5倍;湿垃圾分出量约达到9200吨/日,较201年底增长了130%;干垃圾处置量控制在低于15500吨/日,比201年底减少了26%。”

第一个被采访的是一个专家,“垃圾分类后,有回收价值的东西将不再被湿垃圾污染,干垃圾焚烧成本降低,湿垃圾则可制成肥料、沼气等。”

专家还表示,“湿垃圾分出量是检验垃圾分类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垃圾分类后,有回收价值的东西将不再被湿垃圾污染,干垃圾焚烧成本降低,湿垃圾则可制成肥料、沼气等。此外,干垃圾中混有湿垃圾含量降低后,焚烧炉燃烧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湿垃圾分拣去除塑料袋等杂质后,经过粉碎、蒸煮、提油等步骤,被送入厌氧罐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每吨湿垃圾能产生沼气约0立方米,燃烧后可发电150千瓦时左右。”

上海在推进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时,部分市民遇到一些实际困难,难免会有些抱怨。

如今,一些有利于垃圾分类的新发明不断涌现,新技术得到应用,不少网友直呼高手在民间。

“发明达人”王新德花费近10年,发明了一台小时能分拣约50吨垃圾的自动垃圾分类机。这个分类机能将混合垃圾中的玻璃瓶、建筑垃圾或大骨头等硬质物、厨余垃圾、塑料袋分离。

上海浦东张江人工智能岛上,一款智能分类垃圾桶能将投入的垃圾进行自动检测分类,通过翻转设置将其投入相应垃圾桶。另一款智能垃圾桶则能实时监测干垃圾、可回收垃圾的满溢度,提示物业公司及时处置。这些“聪明”的垃圾桶有望部分用于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

……

叶琉奕平时最烦看这些新闻,在电视机前没坐一分钟,就打着哈欠跑去厨房了。

舒眉看她不耐烦的样子,微笑地说,“我感觉上海的垃圾分类已经名存实亡了,没有之前说得那么严,不过,感觉还是有作用的。”

叶琉奕吐了吐舌头,“虽然我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垃圾分类肯定很重要啊。食物等可降解,干垃圾可焚烧,可回收的可重复利用,有害的需工厂特殊处理。如果全部裹在一起,就没法烧,填埋的话,会污染环境几百上千年。目前垃圾已经包围城市,农村也是垃圾遍地。榜样就是日本韩国,人家地方小,比较有危机意识,到处都挺干净,分类了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