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腊月十二日晶晶过媒,接着是正月初二新郎官上门拜年,从此以后,芙蓉再也不能在正月初回娘家拜年了,只好由还没有结亲的儿女去婆婆家拜年了,自己需要在家款待新郎官。10俗话说:“小孩子爱糖丈母娘爱郎女婿。”这晶晶的爱人还不跟晶晶一样都是爹妈身上的肉?
现在杜家也心急起来,杜吾烨拜年刚刚回去十多天,娶亲的日子就送来了:二月十二。
到了二月十一这天,芙蓉看着一大帮迎亲队伍来到王家大院,整个的王家大院沸腾起来,芙蓉忽然联想起十七年前自己出嫁前一天的情景,心里颇有所动:这人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演绎着相同的戏剧,十多年以后,在晶晶的家里又会重复我王家大院今天的故事,那时候的晶晶就是今天的我……芙蓉这样想着就有点发起呆来,差点忘记了手中的活儿。
二月十二这天清早,经过一番难分难舍的喜泪告别,晶晶终于让大弟弟瑞泽背着上了花轿,芙蓉虽然流泪了,但是那是喜泪,当她发现有人看着她的时候,她立刻摸出手绢擦干泪水恢复笑容。
眨眼间一个月过去了,晶晶同着男人杜吾烨回娘家省亲来了,家人团聚又是一番高兴。几天过去,晶晶要回家,想不到晶晶竟然认真起来,一定要爹妈和弟弟妹妹一同去石门谷。王昌龄心想,这哪里是个事么,看来晶晶这孩子还是有点不懂事,于是劝晶晶道:“晶晶呀,你要是觉得离不开爹妈,就在家再住些日子,怎么能让爹妈陪着回婆家呢??”
“爹您说话不算话,昨天您不是答应我们一同去吗?”
“昨天我是说着玩的,但是……”
“嗳,爹您这就不对了,女儿我跟您说真的,您倒跟女儿说着玩,女儿现在还是小孩子吗?妈,您可要给晶晶做主呀。也不是我晶晶强要你们去,吾烨他爹和叔伯都想爹去,他们都想跟爹学写诗。再说,那里也方便,房子宽敞,在汤泉附近还有我家一栋小别墅空着,爹如果喜欢,可以住进小别墅里。”
“不要向你妈告状了,爹就依着你还不行吗?但是今天还不行,你们先去报个信,过两三天爹妈带着弟弟妹妹一起来。”
晶晶还有点不放心,芙蓉打圆场了:“就这样吧,你们爹不会再哄你们的,要是你们爹不算话,妈就不放过他。”
问题终于决定下来。
经过两三天的准备,王昌龄夫妇带着几个孩子如约出发了。本来王昌龄早就有心去蓝田石门谷玩几天,说不准还想在那地方租下一套房子住一些时日。
对于石门谷,王昌龄早有了解。这里地处蓝田县城西南三四十里,长安东南方,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是古城西安的东南门户。附近终南山与南五台两座山成呼应之势。由于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奇特的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旅游胜地。
最让石门谷扬名天下的还是那里的汤泉。自从本朝初年在石门谷开发出汤泉,更加上近几年来玄宗皇帝对石门汤泉的亲睐,石门汤泉已经身价百倍。如今的石门谷已经远非昔日可比。这情景吸引着王昌龄一定要找机会去那里一趟,现在机会来了,女儿已经叫出了“将军!”你即使再急也由不得你了。
晶晶派弟弟妹妹不时在村外大路口张望,当王昌龄一家的马车刚刚出现在视线之内,王昌龄夫妻立刻感觉到有不少人迎着马车奔来。距离越来越近,那些奔跑的人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几个弟弟妹妹几乎同时认出了姐姐:“姐姐”眨眼间马车就被围住了,孩子们都纷纷下车,一边慢慢行走一边跟大姐说话,只有王昌龄和芙蓉坐在车上欣赏着孩子们的快乐。
眨眼间已经到了村寨大门口,只见两丈多高的寨墙门楼上用汉隶书阳雕“石门古堡”四字,字体古朴凝重,体现出古堡文化的质朴与厚重。楼门两侧,一丈多高的寨墙向左右两边延伸开去。
孩子们拥着马车进了楼门。王昌龄注意观看这石门古寨的布局,发现这里跟芷阳村的布局大不一样。首先它不像芷阳村那样有一条宽大的主街道,这里没有主街道,马车在一丈多宽的胡同里不停地转着弯道,忽而向左忽而向右,有点像走迷宫。不时可以通过隔墙的圆形或者拱形门洞看到里面的华丽住宅。
现在马车已经来到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一栋院落出现在王昌龄夫妻的面前,随着晶晶的一声呼唤,已经有不少人在院落大门外迎了上来,马车终于在一个地势开阔的平地里停了下来。随着晶晶的介绍,数十位杜家人纷纷上前跟王昌龄夫妇打招呼。
人们众星捧月簇拥着王昌龄夫妇向着大院正中的厅堂走来,一副金字对联赫然跃入王昌龄的眼目:
“盛世呈祥瑞,石门谷口神水涌宝福地沐皇恩,大兴汤院温泉消灾。”
王昌龄连连称赞好联,并且说出了好就好在这对联既然能够很好地赞颂皇恩浩荡,又很好地写出了石门汤泉的奇妙功效。
得到王昌龄的称赞,杜家人更加来劲了:
“小王你看这幅,也是写石门汤泉。”
王昌龄注意看厅堂两侧的另一幅对联:“门对终南千秋雪,窗含汤峪万宝泉。”
“好呀!好!终南雪,汤浴泉,对得好!”王昌龄心想,虽然千秋雪跟万宝泉不是很工对,但是这对联的意义最重要,何必过于苛求呢?王昌龄正想着,又有人大声说道:“小王你看这幅怎么样?”
王昌龄看那人指着的那一副写的是
“桃花三月汤泉水,春风醉人不知归。”
王昌龄又是一番极力称赞。说话间,大家已经进入厅堂坐下来,早有侍女献茶,接着是糖果糕点瓜子花生摆上,所有礼数一应俱全。由于这些亲戚对王昌龄的诗名早有所闻,所以大家说话总是彬彬有礼,不敢稍有差池。王昌龄似乎听出了一点不自在的气氛,于是故意用一种非常随便的语气大声问道:
“听说这些年皇帝爷经常来这里泡汤泉?”
王昌龄这一问,人们纷纷杂乱无章地说着各种各样的答案:
“是呀,每年都有许多次。“
“前些天已经来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