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更(1 / 2)葬明1620首页

数个时辰之后,所有的账目计算完毕,占股份比例百分之二十的股东们共计获得分成一百万两,而剩余的四百万两则全部收入东海都司库房之中。

相比于以传统的税收模式,琉球这一年的收入已经大大的超出了想象。

商人们的确是喜出望外,而陆渊则更是高兴。

实际上在今年的一系列战事和偿还各方欠款中,陆渊已经不止一次的提前动用库房中的银两补充经费的不足,当然,这些明显违反契约精神的行为对于那些缺乏后世的经济法规意识的商人而言,是和他们没有关系的。

在随后的一个时辰里,陆渊当着这些商人的面,将一百万两的银票支付给了他们。

随后,便是一场盛大的庆功酒宴,各方加大欢喜。

回到自己的府邸之中后,陆渊则是将吴苍明叫到自己的身前。现在他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交给后者。

那就是做假账。

而假账的忽悠对象就是远在江户的德川幕府。

在陆渊签订向德川幕府称臣的条约时,德川方面便提出要陆渊每年将税收所得的十分之一所谓欠贷的利息上交给德川将军。

陆渊当时一口答应了下来。

但是现在要他从四五百万的盈利中拿出四五十万,这简直是在放高利贷。

陆渊绝对不可能这么傻真的去这么做。

当然,德川幕府也想不到陆渊每年到底能赚到多少。

这么一来,专业的账房先生们便派上了用场。

面对陆渊的指示,吴苍明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天启三年正月二十日,一艘载运着琉球上缴税银的福船离开泊港,转而北上朝着江户驶去。

在船上除了数十名押运的士兵之外,还有两样东西。

一样是记载了琉球当年税收的账本。

上面记录者琉球在红毛人的三番五次袭扰和大明王朝的压迫之下,民不聊生,百业凋敝,因此终其一年只获得税银区区三十万两。

而根据账簿的记载,陆渊自然也是挑拣出了三万两银子作为所谓的利息,一并送达幕府。

对于自己的诡计,陆渊还是有信心,因为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愈发严厉。

所以到访的琉球的倭国船只并不多,而且几乎全部都是来自九州岛外姓大名的商船。

这些大名基本上对幕府不怎么热心,由此导致的通信闭塞可以很大程度的阻碍幕府对于真相的了解。

而实际上,最终的结果也正如陆渊所愿。

天启二年正月三十日,在结束了年度的财政审核之后,陆渊正准备松下一口气。

此时,返回沪尾港的顏思齐却传回来消息,说是在澎湖附近与红毛人的战船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并且就下了一名自称是来自西洋意大利国的洋和尚。

这名洋和尚在得知顏思齐是大明官军之后要求他将自己送到京师,要面见大明皇帝。

顏思齐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不敢怠慢,立即向陆渊做了汇报。

希望陆渊能够拿出一个主意。

陆渊乍一听闻这个消息,也是心中一愣。

但是在短暂的犹豫之后,根据他的记忆,古代在华夏最出名的意大利人应该是马可波罗。而在明朝的这个时代,最出名的也应该是利玛窦才是。

只是自己并不知道这个利玛窦生卒何年何月,不知道此时此人身在何方。

不过,在这个时代前来华夏的西洋人除了海寇殖民者之外,就是这些洋和尚了,他们对华夏最重要的帮助并不是传播天主教,而是带来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理论,推动了华夏科技的整体发展。

念及此,陆渊决定先下令给顏思齐让他将这个洋和尚送到首里城来。

先让自己当面看一看这人的才学,然后在决定是否将他送到京师去。

二月初十日,在收到了陆渊的信件之后,顏思齐当即排除了一支心船队这个可疑的洋和尚押送到琉球。

这天清晨,陆渊在自己的府邸接见了这个意大利人。

这是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传教士,在长时间的海上奔波中显得有些疲惫。

金黄色的头发虽然显得散乱,但是他身上的黑色牧师长袍却依旧整洁,一个精致的银色十字架吊坠挂在他的胸前。也许是由于经常擦拭的缘故,显得熠熠生辉。

一见到陆渊的时候,这个传教士并不显得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