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语嫣大母的心思(1 / 2)龙吟北宋首页

定下了瞬息千里这门轻功,语嫣又扯过一张白纸,口中道:“你将来若要闯荡江湖,与武林群雄争锋,兵器上有一柄长剑足矣。武林中虽也有很多人练习长兵,但长兵往往沉重,用于步战,本非正途,不过嘛……”

她一双明目之中光华流转,缓缓道:“你既身为慕容家子孙,先祖在马上建功立业,就算为了缅怀先祖,也当学些马战的手段。骑马的本事,将来自有你爹教你,至于长兵器……”

语嫣自信一笑:“也无非是长枪、蛇矛、大刀、大戟、大斧、铁棍、狼牙棒之流,至于叉、镋、铲、钺、槊这些冷门的兵刃,我虽也懂得几套武学,却并不能算高明本事。且看你自己喜欢哪一种吧!”

说话之间便将所述兵器一一画出,递给慕容安选择。她言下之意,长枪大刀那些,她所懂得的都算是高明本事。

慕容安将那画图看了又看,心中属实拿不定注意。古代猛将,自然以用枪的最多,但大刀也是威风的不要不要的,大戟也很是威风霸气,就算大斧狼牙棒,都各有各的残忍魅力……

见他满脸为难,语嫣抿嘴一笑,道:“那安儿不妨想想,大母素来与你讲的那些打仗故事,你最喜欢的却是哪位英雄?”

慕容安本想讲:“我喜欢岳飞!”话到嘴边一想,岳鹏举这时候只怕还是个奶娃娃呢。于是道:“那我喜欢吕布!”本想说赵云,但一想大宋朝用枪的高手太多,自己还是喜欢标新立异一点,于是顺口说了吕布。

语嫣倒并没有臧否他喜欢的人物,只是点了点头,取一张纸,画了几种各不相同的戟,指点着道:“安儿且看,这些尽都是戟。据《管子》记载,此兵由蚩尤所创,蚩尤为人,好兵喜乱、擅制刀兵,采雍孤之金以制戟,结合矛、戈为一体,使用时兼具二者所长。”

大致说了来历,语嫣指着第一幅图道:“这是最早的戟,其形一竖一横,又称为十字戟,后来到了战国年间,那一横缩短了一头,称为卜字戟,到得汉代,显贵之家立戟于门庭,以为显耀,便兼具仪仗之用,故性制又改,于直刃之上架梁,两边倒装半月之刃,名为方天画戟,便是吕奉先所使的家伙了,此兵直刺如枪,左右劈砍如刀斧,月牙之梢与方口皆可挂人兵刃,但是你须知道,此兵虽然能刺,但刺不如枪,虽能劈砍,但不如刀斧,虽能挂人兵器,但亦有被人反夺之危,故非神力之士难当其用,且画戟练法极为繁复难成。但若有神力之士一旦练成,则威力无穷!”

她这番话将这件兵刃的来历、演化进程乃至用途,交待的明明白白,慕容安听得如痴如醉。心想怪不得吕布、典韦勇冠三国,看来跟选对了兵器也有关系。

语嫣指着后面的图形道:“当然,戟还有大戟、长戟、双戟、手戟等等区别,你要学长兵,双戟、手戟且不必理会。大戟既画戟,吕奉先死后,其法失传,后人虽也创出几门戟法,但再无人能现昔日吕布之雄威。因此南北朝时尚有人用,到了隋唐,便不复见于军中。”

说道这里,她指着最后一幅图道:“不过唐朝中期,有一位武学泰斗,却别发创见,将方天画戟左右月牙删去其一,只有一边月牙,称为月牙戟,又称青龙戟,创出一门极为了得的戟法,唤作‘青龙平乱十三戟’,虽然只有十三招,但是威力绝伦,这位武学泰斗也凭借手中青龙戟,先平安史之乱,后又屡败党项、吐蕃,建立不世功业!”

见大母说的眉飞色舞,慕容安不由好笑,心中想起天龙中的许多情节(世纪修订版):“语嫣表妹”其实真该当皇后的,也难怪当年表哥根本无心陪伴,她还死心塌地,原来骨子里面,其实很是崇慕那些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倒是和阿碧大不相同。也怪不得最终宁愿守在疯了的慕容复身边,也不肯跟着黏黏糊糊、心无大志的段公子。

事实上,慕容复虽然看破红尘,无意将复国重担压在儿子稚嫩的肩膀上,语嫣作为慕容安大母,却是有些不甘的意思,虽未明言,但平素拉着慕容安听故事,所讲的往往都是古来明君猛将,起于微末、历经艰难,终于一飞冲天的事迹。

早年的天龙中语嫣是个纯粹傻白甜,后来金老修改后,语嫣表妹便显得心机颇深,让很多老粉不喜。慕容安倒是觉得后者更加真实些,也庆幸自己来到的世界,是新版的“设定”,不然若是没有这位大佬在身旁,学武之事不免大费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