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刘正龙亲自为岳飞斟酒,这种殊荣,不是一般的人都可以享受的,,这让岳飞受宠若惊。
天子最后对岳飞说道:“不要再出现什么岳家军的字眼,这是文官们最爱抓的毛病,这也算是朕心中的一根刺,是让这根刺继续流下去不会有什么损失。可是一旦保留下来,就很难剔除。你既然喜欢待在军方,那就去西北兵团准备西征,”
“臣领旨。”
虽然天子没有说西进究竟要征服哪里,可是岳飞也知道主要西域诸国。他现在就是要进行准备,在会宁府之战拉开序幕之前,就率军出征。
天子对岳飞的态度很满意,他到最后才说道:“西域诸国都是弹丸小国,征服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系数,最关键是,征服之后如何管理,朕把整个西域交给你了。既要保整统治这块土地,又要让来百姓安居了,这是一件浩瀚的工程,你需要在西域扎根数年,可是这几年之中,主要是做这件事情,不要小看这些琐碎事情,对于大汉却至关重要。”,
西域是大汉通往欧洲最重要的门户,这里面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小国家,这中间的问题收纷繁复杂,这点和灭掉金国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把岳飞留在西域的根本原因。
岳飞是一个雷厉风行之人,他知道自己这次死要先去云州整顿军队,然后率军去西夏,彻底的把西夏变成大汉的疆土,而不是藩国,这就是一个很复杂的攻城,这里面更多的是平衡西夏内部的关系,比武力征服难度系数更大。
最终,天子还是停留在北都(幽州),这一任的北都留守是郭药师,也算是对郭药师主动交出兵权的一个奖励。
此时此刻,北都留守的任务很重,一方面要修建北都,建造当时最大的都城,规模远远超过东都,南都,帝京,是一个可以容纳两百万人口的大城,而且还要建设规模比东都的前朝皇宫大出数倍的新皇宫。
整个北都扩建,分成三步走,计划是十五年完成,总预算超过五千万贯,这绝对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字,纵然是富庶的大汉也算倍感压力。几乎满朝文武都反对,建设这么宏大的北都,就连太子都提出来了反对意见。
力排众议,乾纲独断,这一次天子刘正龙破天荒地没有从善如流,而是直接下旨去监视北都,压根不和朝中大臣商量。
对外可以不做任何解释可以,但是必须对七个大学士组成的大汉内阁联席会议进行解释,否则财政批不下来。
由七个大学士组成的大汉内阁联席会议,是大汉最高的权力机关,不仅仅掌控大权,而且对于圣旨有封驳的圣旨的之权。当然联席会议并不是大宋的政事堂,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天子颁布诏书,就必须通过大汉内阁联席会议,当然了,天子也有解散联席会议的权力。但是如果新足见的联席会议,继续封驳天子诏书的话,天子就必须执行,而且同一年只能对大汉内阁联席会议解散一次,这也是对天子权限的约束。
大汉天子终于野心勃勃地说出来了自己的计划,不仅是要修建庞大的北都,对于东都,南都,帝京都要扩建,要在大汉实行大都市商圈计划,来刺激人口增长。
当然了北都扩建最主要是因为一旦灭掉金国之后,天子的计划是把女真人南迁,在北都容纳女真贵族为主的五十万人口,其余的都分散到幽云十六州,而将会迁徙大量的汉人,尤其是辽地汉儿,都陆续迁徙到金国境内。
不仅仅是女真人要被迁徙,大部分的草原部落人民也会陆续潜入大汉境内,用数十年的时间,完成民族大融合。
不说今后的大都市商圈计划,就单单一个女真族迁徙到北都,就遭到了文官们的反对,更离谱的是这次的迁徙,等于是从根本消灭了金国,这不太符合文人的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得到大多数文官的反对。
郭药师是一个见风使舵之人,不过这一次却是坚定不移地站在天子这边,几乎不没日没夜地投入北都的建造之中。
由于北都的建造拉开序幕了,天子刘正龙不可能待在北都,于是他最终进入了金国的疆土,可以说御驾亲征,这一刻才真正的拉开序幕。
由于大汉天子的到来,金国的老百姓算是吃了定心丸。一个个的都不再忠诚于金国,放弃抵抗,老百姓们主动向大汉报备人口,田产等。
大汉天子并没有选择去会宁府而是选择了辽阳府,中随意这样,就是不想过度的刺激会宁府内的完颜亨,不想让这个家伙困兽犹斗,来负隅顽抗,最终玉石俱焚。
大汉天子刘正龙不想会宁府,更加不想牵连老百姓。坐镇辽阳的他负责物资,粮草的输送,确保前线将士可以不遗余力地进攻会宁府。
会宁府,这座北方最大的城市,被围的水泄不通,城外的大军随时都可能开战,就等陛下一声令下。
会宁府之战过后,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