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章 女装大佬(1 / 2)梨园春首页

无论是经典的《大悲咒》,还是刘珂矣的《半壶纱》,桑吉平措的《佛说》,抑或是更偏向于梵呗的歌手The Buddhist Monks。

就拿《Lotus Su - Album Version》来说,从开始到结束,伴随着轻音乐,全程都是僧侣们在念诵着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

而有人以为,生活这个时代,不宣传自己的佛法,非要跟着流行搞什么佛教音乐,还美其名曰什么佛教艺术,所以就是因为这样,佛教才快到了末法时代。

这样说看似确实有点道理,其实是不对的。

我们不能够否认佛教音乐的存在,信佛的年轻人本来就不多,如果不迎合时代的潮流,恐怕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人只会越来越少,甚至到无人问津的地步。

创造出适合潮流的佛教音乐,本身就是为了弘扬佛法。这种创新就像传统戏发展成新戏一样,新戏就是为了适应潮流,只有这样,喜欢戏曲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不喜欢新戏的完全可以去听传统戏,也没有人非逼你。

赏花而不沾襟,爱物而不执著,只有这样,才能够接触更多的戏曲。

印度除了宗教,其文学也算是一流的。

其实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当我读《飞鸟集》的时候,再看看作者的头像,一直以为泰戈尔是个美国人。

后来才知道,世界级文学泰斗的他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答。

印度种族血统很多,被称为人种博物馆,主要分为有尼革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达罗毗茶人,雅利安人以及蒙古人。

南亚的达罗毗荼种族人多说马哈蒂语,北方的雅利安种族人多说印地语,波斯,突厥,泰米尔,阿拉伯,泰固卢,乌尔都的语言早在两河流域时期就已经形成。

所以泰戈尔应该是个混血人,出生的时候,正是处于大不列颠殖民地的期间,八岁写诗,十二岁写剧本。

1924年,63岁的泰戈尔前往北京,正好泰戈尔过生日,寿宴时,梁启超为泰戈尔起了一个中文名:竺震旦。

徐志摩特意演出了《齐德拉》,梅兰芳特意演出了《洛神》,以表接风洗尘之意。泰戈尔看到梅兰芳精湛的演技,赞叹戏美人也美。

梅兰芳和泰戈尔也只是一面之交,并没有多大的深厚友谊,泰戈尔离开中国的时候,还希望梅兰芳能够去印度演出,梅兰芳答应了,结果泰戈尔临死之前,也没有看到梅兰芳最后一眼。

不过谭云山倒是和泰戈尔有着十五年的交情,谭云山亲赴印度,任教于印度国际大学,不仅和泰戈尔成为忘年之交,还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一份力量。

从来都不喜欢京剧的鲁迅知道泰戈尔和梅兰芳见面的事情,迫不及待的在《论照相之类》里口诛笔伐一番,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也就是男人扮女人。

这句经典名言流芳百世,更被当代的女装大佬们拿出当成挡箭牌,并且引以为傲。

其实这句话鲁迅不是在夸女装大佬,而是在嘲讽梅兰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