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问题是城乡二元体制基本上没有触动,因为农业地承包制还在承认城乡二元体制的前提下进行地。因为城乡二元体制没有大的触动,所以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化度比较慢,还有一些权利不平等,象农民工这样地问题。”李赫没有办法了,倒也终于提出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却是让陈正阳眼神一亮,感情这个老狐狸心里明白地很,只是不愿意说罢了。
尽管心里这么想着,陈正阳嘴上却附和着:“我赞同李老的关于城乡二元体制的观点,现在很多学者提出来城乡户籍一元化的观点。但我个人认为仅仅走向城乡户籍一元化,还不足以消除农民进城和加城镇化的体制障碍。农村户籍背后的土地制度,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需要尽快改革。”
一听陈正阳这么一插话。李赫看向陈正阳的眼神中就多了一丝欣赏的成分了。
“陈书记,您在很多基层政府里主持过工作,现在更是直辖市明珠市的市委书记,我想您的实践经验是相当丰富的。”谢丹嫣然一笑。“我想在场很多的观众都和我一样,对这个城乡二元化的提法觉得很新鲜,好象明白了些什么,又好象什么都不明白。能给我们具体解释一下吗?”
谢丹这也是给陈正阳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要是陈正阳对这个理解不透彻的话,只怕要出洋相了。所以,不只是底下的观众。就连李赫也睁大了眼睛看着陈正阳。
“那我简单解释一下吧。”陈正阳也不客气,反正这可不是什么政治观点,“这个概念还要从计划经济说起,大家应该知道。计划经济体制有两个重要支柱:一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的国有企业体制二是城乡分割、限制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城乡二元体制。这两个支柱支撑着计划经济的存在和运转。”
对于这一类型的理论知识,陈正阳倒是花了一些精力去研究,所以谈起来也是侃侃而谈,言之有物。
“城乡二元结构自古就有。从宋朝算起,至今已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但过去虽有城乡二元结构,却没有城乡二元体制。从2世纪5年代后期起,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户籍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城乡二元体制形成了。从这时开始,城市和农村都成为封闭性的单位,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十分严格的限制。它把广大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禁锢在农村中。于是,计划经济体制得以巩固,维持运转。”陈正阳开始从历史说起了,倒也象个学究模样。“华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开始的。农村家庭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为乡镇企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但实行农村家庭承包制只是否定了城乡二元体制的一种极端的组织形式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继续存在的事实。在华国农村,农民有承包地和宅基地,并且可以在宅基地上盖住房,它们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是生活保障。这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差别之
“城乡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主要标志。但仅仅走向城乡户籍一元化,还不足以消除农民进城和加城镇化的体制障碍。农村户籍背后的土地制度。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需要尽快改革。”这最后的一段话才是陈正阳所要强调的重点,让底下的观众听得或是思索状,或是点头赞同。或是热烈鼓掌,或是不言不语的用很热切的目光看向陈正阳。
“我想陈书记已经把这个城乡二元制讲解得很透彻了,感谢陈书记精辟的讲解。”谢丹马上接过了话头,“李老和陈书记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不太完美的改革的遗憾。引人深思。我们暂且休息两分钟,好好消化消化,然后继续回来我们的经济时事论
灯光很快就黯淡了下来,台上的三个人很快地回到休息室里喝了点水。略微休息一下。
“陈书记,你说得很精辟啊。”李赫居然起了爱才之心,“有没有兴趣到华清大学读研究生?”
“要是李老肯教,那我是求之不得啊。”陈正阳自然是满口答应,没有丝毫犹豫。尽管李赫是李老爷子的亲弟弟,可看李赫的谈话来说,只是有些保守罢了,学术境界还是相当高的,要是能成为李赫的弟子,那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
“那行,你什么时候有时间,给我打电话。”李赫老怀欣慰。呵呵笑着,递了张名片给陈正阳。陈正阳很是小心地把名片放进了口袋了,恭敬的样子也让李赫很是满意。
“我那侄孙李锋年纪比你还要大好几岁,可无论是见识还是为人处世。和陈你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李赫感叹着,“以前我还不太明白,通过这次论坛,我算是看明白了。不过,陈你还是锋芒太露,还是要注意一些。”
“谢谢李老师的指点。”陈正阳就很恭敬地说,“到时候我给您敬茶磕头,正式拜师。”
“呵呵,磕头就免了,新时期了,不兴那一套了。”李赫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敬杯茶就可以了。不过,这个事情你还是要先和欧阳老头子说一下,免得他找我麻烦哦。”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